[发明专利]一种阀门及发动机驱动型发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0363.6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1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柯卫;赵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24 | 分类号: | F16K1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奥 |
地址: | 400052 重庆市九龙坡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发动机 驱动 发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门及其所应用的发动机驱动型发电机。阀门包括阀体,阀体上分别贯穿设置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对接,对接口处设置具有弹性的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第一腔室和第二阀片分别位于第一阀片两侧。第二阀片上设置阀片通孔,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均处于复位状态时,第一阀片密封盖合阀片通孔,第二阀片与第一阀片配合密封对接口。第一阀片可通过形变、由对接口摆动第一腔室内或第二腔室内,摆动至第一腔室内时,第一腔室通过阀片通孔连通第二腔室。第二阀片可通过形变、由对接口摆至第二腔室。该阀门可实现第一、第二腔室的单向阻止通油、双向通气。由于只需设置两个弹性阀片即可控制阀门通断情况,简化了阀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阀门及发动机驱动型发电机。
背景技术
便携、静音式的发动机驱动型发电机(有时直接称为发电机),其功率小(比如输出功率在3至15KW),其发动机/发电机单元内置于一大致方形的箱状机箱内,以最大限度降低运行噪音,机箱上设置有提手,以方便搬运。
对这种发电机,为满足油箱内燃油蒸发排放要求及油箱通气要求,可采用在机箱内设碳罐,碳罐一方面通过管道与油箱上方未充油空间连通、一方面通过管道与空滤器连通从而与大气相通。这样,在正常工作时,油箱内因为燃油消耗而内压降低、需要通过碳罐管路保持与大气相通平衡箱内压力,从而保证燃油正常供应,以此实现油箱的通气;而在停机状态时,油箱内燃油蒸汽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会通过碳罐管路向碳罐流动并在其内足够容量活性碳的作用下被吸附从而避免排入大气,以此实现防止燃油蒸发排放;在下一次正常工作时,吸附在碳罐内的燃油,会从活性碳中蒸发释放并在发动机负压作用下进入空滤器参与燃烧。
其中,在碳罐和油箱之间设置单向阀,该单向阀在发动机发电机工作或停机并正常放置时为通气,而当发动机发电机倾倒时(即放置异常时),燃油可能通过通气管道进入单向阀的一侧,现有技术的单向阀可在燃油重力作用下,通过内部结构密封关闭,减少燃油泄露。但是,现有技术的单向阀结构复杂,大致包括阀腔及设置于其中的阀塞、钢球和阀,成本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阀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阀门,其结构较为简单。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阀门的发动机驱动型发电机,其阀门结构较为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阀门,应用于发动机驱动型发电机的油箱通气管路,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分别贯穿设置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对接,对接口处设置具有弹性的第一阀片和具有弹性的第二阀片,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阀片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阀片的两侧;
所述第二阀片上设置阀片通孔,在所述第一阀片和所述第二阀片均处于复位状态时,所述第一阀片密封盖合所述阀片通孔,所述第二阀片与所述第一阀片配合密封所述对接口;
所述第一阀片能够通过形变、由所述对接口摆动至所述第一腔室内或所述第二腔室内,且摆动至所述第一腔室内时,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所述阀片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腔室;
所述第二阀片能够通过形变、由所述对接口摆动至所述第二腔室。
优选地,所述阀体的内壁上凸出设置支撑筒,所述第一腔室包括所述支撑筒的内部空间,且所述对接口为所述支撑筒的筒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片的部分结构固定于所述阀体内壁的第一连接位置,其余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呈悬臂结构,且所述第一阀片的部分结构位于所述支撑筒和所述第一连接位置之间;所述第二阀片的部分结构固定于所述阀体内壁的第二连接位置,其余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呈悬臂结构,且所述第二阀片的部分结构位于所述支撑筒和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片插接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和/或,所述第二阀片插接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0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