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电路板窄边框成型锣板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1533.2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0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沈书亮;刘新涛;岳林;李泽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南骏亚柔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程文栋 |
地址: | 341700 江西省赣州市龙***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路板 边框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电路板窄边框成型锣板工艺,属于PCB锣板成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锣机设备检查;S2、在PCB板的长边钻定位孔;S3、将PCB固定于锣机设备上;S4、输入锣板资料;S5、生产资料设定;S6、排刀表制作,进行锣板工作;S7、根据步骤S4‑S6,进行试锣首件成型检查;S8、进行批量生产;S9、定期检查。该新型的电路板窄边框成型锣板工艺,通过将传统的逆时针转圈式变更成先锣短边再锣长边的方式成型,短边尺寸小先在有支撑力的情况下成型,后锣长边时,长边因为自身尺寸大,且有定位孔在设备上支撑,不会出现因不受力的弹刀现象,综上,不仅能够很好的解决弹刀问题,同时方便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CB锣板成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电路板窄边框成型锣板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PCB中软硬结合板需要多次锣板成型。现有技术中,因SET成型锣板时,边框太窄不能设置定位孔支撑,锣刀在成型过程中不受力,经常会出现弹刀现象,导致SET边缘不平整及SET尺寸异常。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路板窄边框成型锣板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电路板窄边框成型锣板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锣机设备检查;
S2、输入定位资料,在PCB板的长边钻定位孔;
S3、通过在定位孔上销钉,将PCB固定于锣机设备上;
S4、参数设定,输入锣板资料;
S5、生产资料设定;
S6、排刀表制作,对粗锣和精锣的锣刀设置相应的刀具路径,刀具路径的规则为先锣尺寸小的短边再锣尺寸大的长边,进行锣板工作;
S7、根据步骤S4-S6,进行试锣首件成型,对首件成型单元进行尺寸精度的检查,并检查是否出现弹刀问题;
S8、尺寸精度检查符合要求后,进行批量生产;
S9、定期检查有无露铣或未锣透的现象。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1中,对用于锣机粗锣和精锣的钻针和锣刀进行检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4中,参数设定的内容包括锣机的锣头转速为44krpm,进刀速度为0.65-0.85m/min、行进速度为1.6-2.1mm/s,将短边的边框尺寸管控在3±0.1mm,长边的边框尺寸管控6±0.1mm。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5中,生产资料根据设计要求设定MI或锣板程序,在锣机上根据PCB的料号找出相应的MI或锣板程序,依据粗锣和精锣的程序准备对用的钻针和锣刀。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6中,在设置刀具路径时,设定识别码作为锣机的路径识别点,在执行刀具路径时通过识别码调用步骤S5中生产资料中的相应的MI或锣板程序。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6中,进行锣板工作时,在锣机上使用粗齿锣刀和细齿锣刀对PCB进行粗锣和精锣,粗锣时去掉PCB上设计外的边框部分,精锣时对粗锣形成的PCB粗糙板边进行打磨修边。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7中,对首件成型单元的尺寸进行检查,是否出现SET边缘不平整及SET尺寸异常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路板窄边框成型锣板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南骏亚柔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龙南骏亚柔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15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