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致敏与高弹性的虾滑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15298.6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7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成军虎;李季林;孙大文;马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7/40 | 分类号: | A23L17/40;A23L5/30;A23L29/30;A23L5/4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郭炜绵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致敏 弹性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致敏与高弹性的虾滑及其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虾仁加入消敏液中,绞碎,制得虾匀浆;所得虾匀浆进行超声处理后,加入定型液,再次绞碎,得到虾泥,将虾泥捏制成型,得到虾滑;所述的消敏液,是浓度0.8‑1.2%的海藻糖溶液,经过介质阻隔等离子体加工设备处理后制得。本发明方法采用超声协同等离子体技术处理致敏蛋白,能够在高效降低蛋白致敏性的同时,避免单一技术过度处理带来的食品品质下降,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强虾蛋白凝胶特性,使之更具弹爽的口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致敏与高弹性的虾滑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虾肉中有数种蛋白能够引起人的过敏反应,最主要的致敏蛋白是热稳定性的原肌球蛋白。为了使更多人无负担食用营养、美味的虾类产品,一些低致敏性虾类产品也应运而生。但现有的低致敏性虾类产品的制备方法均存在某些不足,亟待开发一种新型低致敏性虾类产品,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营养、美味的追求。
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食品加工技术,用过高压电离产生一些带电高能粒子、活性物质与食品发生作用,目前多用于食品杀菌保鲜,具有绿色、高效、无残留等特点。
超声技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食品技术,包括干燥、灭菌、均质、肉质嫩化等。超声过程中会产生声空化效应,即材料中气泡的产生、坍塌,导致高压和局部热的积累。
虾滑是一种美味、营养的虾泥制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虾滑由于含虾类成分,同样会引起过敏患者的过敏反应;虾滑的口感是影响其品质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致敏与高弹性的虾滑及其制作方法,运用等离子体、超声技术制备虾滑,发挥不同技术的协同优势,减少了单一技术过度处理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虾蛋白的致敏性、提升虾蛋白的凝胶特性,赋予虾滑更高的食品安全性、更弹爽的口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虾滑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虾仁加入消敏液中,绞碎,制得虾匀浆;所得虾匀浆进行超声处理后,加入定型液,再次绞碎,得到虾泥,将虾泥捏制成型,得到虾滑。
所述的消敏液,是浓度0.8-1.2%(w/w)的海藻糖溶液(溶剂为超纯水),经过介质阻隔等离子体加工设备中处理,最后于4℃预冷;
所述的介质阻隔等离子体加工设备中处理,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10-20min,电压50kV,电流1mA。
所述的定型液,含有淀粉30%-40%(w/w)、抗坏血酸0.3%-0.5%(w/w);
所述的虾仁,是将虾清洗、去头、去壳、去虾线得到;
所述的超声处理,超声功率为300-500W,超声频率30-40kHz,超声时间30-60s;
所述的绞碎,是于绞肉机中搅拌3次,每次工作30s,停机3min;
所述的再次绞碎,是于绞肉机中搅拌3次,每次工作30s,停机1min。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方法采用超声协同等离子体技术处理致敏蛋白,能够在高效降低蛋白致敏性的同时,避免单一技术过度处理带来的食品品质下降。
(2)本发明将超声协同等离子体技术与虾滑制备工艺相结合,在致敏性降低的同时,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强虾蛋白凝胶特性,使之更具弹爽的口感。
(3)本发明将保湿剂海藻糖与等离子体技术结合用于制备消敏液,利用了海藻糖较好的稳定性,即在等离子体、超声处理过程中不易降解,能够在消敏处理过程中与虾蛋白部分结合,既能够发挥其自身的持水性,又能够使等离子体、超声在对蛋白改性的过程中,不产生过度的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52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