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棒类坯料在线上料推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6099.7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9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晨;双远华;陈建勋;苟毓俊;李潮;张坚;穆佳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47/12 | 分类号: | B65G47/12;B65G47/57;B65G47/82;B65G65/40;B66C23/04;B66C23/16;B60B33/00;B21C29/00;B21B39/02 |
代理公司: | 太原达引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20 | 代理人: | 郭栋梁 |
地址: | 03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棒类 坯料 线上 料推喂 装置 | ||
一种管棒类坯料在线上料推喂装置,属于棒材或无缝管材加工技术领域,解决特殊金属或者中小型轧机设备用管棒类坯料加热的技术问题,本装置包括存储装置、上料装置、推喂装置和加热装置,存储装置设置于上料装置与推喂装置之间,推喂装置行程末端设置加热装置,上料装置抓取存储装置工位的单根管棒类坯料送至推喂装置工位处,推喂装置将待穿孔或者轧制的管棒类坯料送入加热装置工位。本发明适用于多种规格的棒线材及无缝管材轧制生产,可以通过单套控制程序实现坯料抓放、坯料加热、推喂,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降低工人操作的危险系数,同时提高特殊金属棒材、无缝管材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广泛推广后会提升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棒材或无缝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棒类坯料在线上料推喂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棒材和无缝管生产领域内,较为常见的加热方式是环形炉加热,环形炉加热设备是目前用于加热棒坯和管坯最适合的炉型,但是这类加热设备占地面积较大,炉底面积利用率较低,容易造成能量浪费与损失,所以并不适用于小型钢管生产厂家。更重要的是,当加工对象为某些特殊金属时,其加热制度也与常规钢材有所区别,例如某些金属经过环形加热炉较长时间的加热之后,金属内部微观组织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即使通过轧制塑性变形,也无法获取最优属性的微观组织,最终无法获得性能最好的加工产品。
目前电磁感应线圈加热技术也日趋成熟,首先其加热速度较快,可以使工件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所需温度,其次便于安装于生产线,容易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第三,电能利用率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特别适合于特殊金属的加热以及中小型轧机设备坯料加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解决特殊金属或者中小型轧机设备用管棒类坯料加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管棒类坯料在线上料推喂装置。
本发明的设计构思为:存储装置在无需人工参与的情况下单次可为上料装置提供单根坯料,便于抓取;上料装置拥有空间六自由度移动功能,通过滚珠丝杠及调节电机使取料机械手实现任意位置的空间移动,完成棒(管)坯料抓取和放置;推喂装置配套液压缸及可在导轨上滑动的推进锥,通过液压缸不同速度控制分别实现坯料入炉、推进器回退,坯料推喂及推进器二次回退;加热装置选择电磁感应加热炉,适用于特殊加热制度的金属,可避免加热时间过长导致金属组织性能下降的问题,加热炉在坯料入炉后开始工作,待坯料达到加热时间后加热炉停止加热。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管棒类坯料在线上料推喂装置,它包括存储装置、上料装置、推喂装置和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存储装置设置于上料装置与推喂装置之间,推喂装置行程末端设置加热装置,上料装置抓取存储装置工位的单根管棒类坯料送至推喂装置工位处,推喂装置将待穿孔或者轧制的管棒类坯料送入加热装置工位;
所述存储装置包括存储箱、存储箱底座和取料槽,存储箱底座后部的上表设置为向前倾斜的斜面,存储箱设置于存储箱底座后部的上方,并且存储箱的底面与所述斜面相配合;存储箱底座的前部沿长度方向设置基槽,取料槽安装于基槽中,取料槽设置于存储箱的斜下方位置处,存储箱与取料槽的接触面上沿长度方向设置落料口,落料口的宽度大于单根管棒类坯料的直径,并且小于两根管棒类坯料的直径之和;所述取料槽前侧壁的首尾两端分别设置抓料口,取料槽的底部与抓料口位置相对应处设置落料平台,落料平台与取料槽的底面之间设置支撑弹簧,落料平台靠近外侧部位分别设置有C字形挡料框,挡料框的末端设置挡料板,挡料板位于落料口的上方,挡料框与抓料口不干涉;单根管棒类坯料受自身重力作用由存储箱落入取料槽中,落料平台托举单根管棒类坯料的首尾两端的同时压缩支撑弹簧,落料平台驱动挡料框带动挡料板向下运动,挡料板遮挡落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60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