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水热反应制作咖啡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7713.1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1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尹学博;张敏;郑静;靳紫琪;梅丽宝;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5/26 | 分类号: | A23F5/26;A23F5/02;A23F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反应 制作 咖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水热反应制作咖啡的方法。本发明将咖啡生豆研磨成粒径为0.45‑1.45mm的咖啡生粉;控制咖啡生粉与水的用量比为0.5‑3g:15mL,将咖啡生粉与水加入反应釜进行水热反应,通过控制水热反应的温度和时间,直接制备得到咖啡。与传统烘焙方式比,本发明利用咖啡生豆研磨后的咖啡生粉经水热反应制备得到咖啡,对咖啡生豆的大小要求不严格;因为是由咖啡生豆直接制备咖啡,还避免了咖啡熟豆不耐存储的问题;与烘焙处理咖啡生豆制备咖啡的模式不同,水热反应可以提供不一样风味的咖啡,丰富了咖啡的类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水热反应制作咖啡的方法。
背景技术
咖啡作为饮品已广泛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气味宜人,口感丰富,咖啡因提神醒脑等功效。传统咖啡制作需烘焙制备咖啡熟豆,熟豆磨成粉,由咖啡粉冲泡得到咖啡。然而,烘焙过程对生豆的要求特别高,即要求品质好,还要求大小均匀,因为小的咖啡豆已烘焙好,大的咖啡豆还未完全熟化。同时,咖啡熟豆长期放置会明显降低其风味。
因此,如何更好的规避上述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水热反应制作咖啡的方法。本发明将咖啡生豆研磨成粉,得到咖啡生粉;然后在反应釜中加入咖啡生粉和水,控制水粉比,通过加热产生的高温和高压实现水热反应(即高压高温下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反应后得到的上清液即为咖啡。
水热反应是指在密闭容器中,以水为溶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等讨论了生物质的水热转化(M.,Nilges P.,Harnisch F.and U.Subcritical Water as Reaction Environment:Fundamentals of HydrothermalBiomass Transformation.ChemSusChem,2011,4:566-579),指出: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导致水的蒸汽压增大,因此水的离子强度、pH值、介电常数、密度、聚集态和粘度等明显不同于常压水体系。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有序氢键减少和局部水簇形成的扩散障碍,会使反应物局部浓度与体相溶液中有数量级上的差异。水电离程度的增加促进了酸碱催化反应,介电常数的改变有利于亲核取代和消去反应。在多重明显不同于常压水体系性质作用下,高温高压促进了化学键的断裂和自由基的形成,实现了高度多样化反应。因此,水热过程,生物质可以发生溶解、水解、碳化、聚合、气化等,结合不同生物质之间的反应,形成丰富、多样性产物。同时研究表明,Gly、Ala、Tyr、Asp等氨基酸于常压180℃和葡萄糖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焦糖香气;而Val能产生巧克力香气;His、Lys、Pro可产生烤面包香味;Phe则产生一种特殊的紫罗兰香气;L-精氨酸,能产生烤蔗糖香气、香味;L-蛋氨酸,能产生土豆香气、香味;L-谷氨酸,能产生奶油糖果香气、香味;L-亮氨酸,能产生烤干酪香气、香味;L-异亮氨酸,能产生烤干酪香味,而高压会进一步加速美拉德反应;同时,糖类成分会在水热过程中产生焦糖化反应。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水热反应制作咖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咖啡生豆磨成粉,得到咖啡生粉;
(2)将步骤(1)得到的咖啡生粉与水加入反应釜,进行水热反应;
(3)水热反应结束后,后处理得到咖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咖啡生粉粒径为0.45mm-1.45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咖啡生粉粒径为0.45mm-1.25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咖啡生粉与水的用量比为0.5-3g:15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77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