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性高原低压低氧肺损伤鼠模型建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17805.X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7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于尧;李仕聪;张金霞;宋世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薛萌萌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性 高原 低压 低氧 损伤 模型 建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急性高原低压低氧肺损伤鼠模型建立方法,使用优化控制系统内环境稳定的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通过设置模拟高海拔的压力和氧含量参数,长时间稳定持续的运行,建立具有病理学特征的急性高原低压低氧肺损伤鼠模型,使用锝[99mTc]标记的聚合白蛋白行肺灌注扫描成像和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行肺组织冰冻免疫荧光病理,证实该模型存在肺泡壁通透性的改变,明确基底膜和血管内皮渗漏情况,结合病理特殊染色指标丰富了建立该模型的验证技术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急性高原低压低氧肺损伤鼠模型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青藏、川藏、滇藏高原占国土面积的26%。生活在海拔3500m以上的人群中,约有25%的人会出现急性高山反应的症状,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高原缺氧可诱发急性高山病的缺氧性肺损伤,甚至患高原肺水肿危及生命,引起死亡。
高原缺氧是高原医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其中急性高山病的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的致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和干预的靶点是研究的关键问题。由于高原医学的研究需要在高原低气压低氧环境下进行,这种特殊环境条件限制了其现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非高原条件下需要借助于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实现模拟高原低压低氧环境和制备高原急性低压低氧动物模型。
我国在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制作、急性高原低压低氧肺损伤动物模型建模有较成熟的技术。目前,高原医学针对缺氧靶点治疗药物、动物实验舱的性能和动物模型的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现有实验舱存在如下问题:
1.实验舱模拟高海拔(8000-10000米)的升海拔速率为5-10米/秒,升至高海拔的总体时间多在半小时左右,可造成重度的实验动物模型肺减压伤,严重干扰实验结果;
2.模型建立过程需要实验舱模拟高海拔极度低氧环境并长时间的运行,而现有实验舱没有考虑在有限的低氧空间内,因长时间饲养成组动物的代谢性氧消耗,造成过度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的实验环境;
3.实验舱除执行企业制定的基本标准,应积极积累并优化各项技术参数,进行不断改进指标提升标准。
此外,动物模型的成模尚无统一标准,需要进一步的加以探索:
1.结合现有的模型验证方法,明确完善急性高原低压低氧肺损伤的造模条件,以制定模型的验证标准;
2.目前模型验证体系多集中在肺泡上皮的损伤炎症和免疫反应的验证,肺泡壁组织是由肺泡上皮、基底膜和血管内皮组成,对后两者的检测同样是关键;
3.缺乏相关肺泡影像学功能性损伤的检测指标,针对性亦不强,与结构性肺损伤验证结合不紧密;
4.现有肺损伤动物模型验证体系中缺乏无创、连续及动态的检测方法。
实验舱性能的稳定决定了动物模型建立的稳定和可重复性;建立动物模型标准的参数不断提升,以促进动物实验舱的进步。两者同时决定高原医学的发展。提高抗高原缺氧整体水平,需要一体化解决两者存在的所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急性高原低压低氧肺损伤鼠模型建立方法,使用优化控制系统内环境稳定的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通过设置必要的技术参数,包括模拟高海拔,控制在低氧含量,控制较低的海拔变化速率,长时间持续运行建立具有病理学特征的急性高原低压低氧肺损伤小鼠模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急性高原低压低氧肺损伤鼠模型建立方法,将实验动物放入实验舱内饲养,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升海拔阶段,真空泵组件的抽气速度大于补气组件的补气速度,使舱体内的气压及氧含量降低,达到模拟升海拔至8500米的低压低氧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未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78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