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轧钛带连续去应力退火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1477.0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0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魏东东;牛文宇;张鹏飞;雷一鸣;李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30 | 分类号: | C21D1/30;C21D8/02;C21D9/573;C21D11/00;C22F1/02;C22F1/18;C22F3/00;B21D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839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连续 应力 退火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工业纯钛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冷轧带连续去应力退火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退火炉整体升温至320℃~430℃;S2、将冷轧钛带安装在放料装置上,并将冷轧钛带的带头与送料装置连接;S3、喷淋装置对冷轧钛带进行喷淋清洗;S4、送料装置使清洗后的冷轧钛带依次通过连续退火炉内的第一退火区域、第二退火区域、第三退火区域、以及第四退火区域;S5、氩气吹扫将冷轧钛带冷却至400℃以下,再空气吹扫将冷轧钛卷冷却至80℃以下,并通过卷取机重卷为卷材;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去应力退火的生产效率,降低冷轧钛带内的残余应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纯钛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冷轧带连续去应力退火的工艺。
背景技术
冷轧钛带材一般厚度为0.1~3mm,宽度为100~2000mm,以热轧钛带为原料,在常温下经四辊或六辊或二十辊冷轧机轧制成材。厚度小于0.2mm的钛带称之为极薄钛带或箔材,是采用冷轧钛带进一步加工而成,通常采用多辊轧机轧制。由于冷轧钛带的产品规格繁多、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机械性能及工艺性能均优于热轧钛带,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机车车辆、建筑结构、航空火箭、轻工食品、电子仪表及家用电器等方面。
钛的化学性质活泼,高温下易与空气中的O、H、N等元素反应而生成氧化层,使理化性能变差,除硬度和脆性增大且塑性和弹性降低外,高温下的工业纯钛的吸附性也较强,冷轧后的表面残余物及退火升温气氛中的碳化物和粉尘可能被吸附至表面,形成退火黑斑,由此影响钛卷表面质量;冷轧钛带在轧制过程中会产生残余应力,如果这些应力不予消除,将会引起钛带在一定时间以后或在随后的切削加工、腐蚀过程中产生变形或裂纹。
因此冷轧钛带的去应力对于后期的应用非常重要,现有通常采用罩式退火炉进行钛卷的退火处理;由于罩式退火炉存在升温慢、整卷在炉中进行退火时均热时间长、退火处理完成后也需长时间冷却后才能出炉等问题,使得现有采用罩式炉对冷轧钛卷进行退火的方式生产效率低,不能进行连续性生产;
针对去除冷轧钛残余应力的工艺操作繁琐、生产时间较长,效率相对低下的问题急需提供一种高效、且处理质量好的钛带退火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对冷轧钛带进行去应力退火效率低下,处理质量差,不能较好改善组织分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轧钛带连续去应力退火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退火炉加温预热
将退火炉整体升温至320℃~430℃;其中,升温速度为50℃/h~100℃/h,并以40m3/h~60m3/h的流量将氩气通入退火炉内,以用于替代退火炉内的空气;
S2、放料
将冷轧钛带安装在放料装置上,并将冷轧钛带的带头与送料装置连接;
S3、清洗
在放料装置一侧利用喷淋装置对所述冷轧钛带进行喷淋清洗,清洗完成后通过风干机组进行吹干;
S4、多区间协同去应力退火
送料装置使清洗后的冷轧钛带依次通过连续退火炉内的第一退火区域、第二退火区域、第三退火区域、以及第四退火区域;
其中,冷轧钛带通过连续退火炉的退火工艺速度Y根据各退火区域炉体长度X和冷轧钛带在该温度下的再结晶保温时间T计算,Y=X/T;退火工艺速度Y为1.8~3.2m/min;
所述第一退火区域退火温度450~510℃,再结晶保温时间T为5~8min;
所述第二退火区域退火温度610~650℃,再结晶保温时间T为3~6min;
所述第三退火区域退火温度720~780℃,再结晶保温时间T为4~8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疆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1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