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舰载不间断供冷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4598.0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4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杜祖升;孙国超;陈湘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向彬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舰载 不间断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舰载数据机房冷却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舰载不间断供冷的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有掺流控温部件、存液箱、蓄冷储液箱和循环泵;所述掺流控温部件的第一进水口与存液箱相连,用于实现储液箱内的冷却液对负载进行降温;所述掺流控温部件的第二进水口与蓄冷储液箱单元相连,用于实现蓄冷储液箱内的冷却液对负载进行降温;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掺流控温部件的出水口处,用于提供冷却液循环的动力。本发明通过优先选用外部无限的冷却水对负载进行热交换,极大的节省了舰艇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舰载数据机房冷却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舰载不间断供冷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舰艇信息系统设置中心数据机房,用作舰艇私有云。数据机房作为舰艇信息系统的中心枢纽,承担着整个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任务,其中数据机房的供冷保障,是整个公共计算服务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服务、存储及网络服务的功能越来越强,集成度越来越高,功率及功率密度越来越大,对散热方法和散热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舰载数据中心内部的设备发热量大,全年均有设备冷却的需要,为确保机房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冷却系统需要全年不间断运行。对于传统的数据中心冷却方案,大多采用机房精密空调对环境温度进行降温,此种设计方式机组压缩机全天候运行,制冷能力低,能耗大,效率低,节能性不好。此外,数据中心内制冷量越来越大,一旦电源发生故障,此时虽然服务器依靠UPS系统能够继续运行,但由于制冷设备停止运行,致使机房温度快速上升,仍会导致IT设备过热,进而导致一些资源会自动关闭,影响服务。更严重的,有时候还会造成IT设备损毁的结果,所以数据中心的连续冷却是关乎数据中心安全可靠的重大问题。此外,舰艇基本在水面工作,绝大部分时间能够获得不限量的常温冷却水,合理的利用这一资源,可以减少散热对能源的消耗量。
因此,在舰载数据中心设计中,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制冷能力低,能耗大,效率低,以及难以保障舰艇的数据机房或负载不间断地维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舰载不间断供冷的装置,包括有掺流控温部件、存液箱、蓄冷储液箱和循环泵;
所述掺流控温部件的第一进水口与存液箱相连,用于实现储液箱内的冷却液对负载进行降温;
所述掺流控温部件的第二进水口与蓄冷储液箱单元相连,用于实现蓄冷储液箱内的冷却液对负载进行降温;
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掺流控温部件的出水口处,用于提供冷却液循环的动力;
存液箱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一进水口流向掺流控温部件,通过掺流控温部件的出水口流经循环泵,再流向负载,吸收负载的热量后再流回存液箱内,形成冷却液的第一循环回路;
蓄冷储液箱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二进水口流向掺流控温部件,再通过掺流控温部件的出水口流经循环泵,再流向负载,吸收负载的热量后再流回蓄冷储液箱内,形成冷却液的第二循环回路。
优选的,还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用于存液箱内冷却液与外部冷却水进行热交换。
优选的,所述蓄冷储液箱连接有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用于将低冷密度的蓄冷材料转换为高冷密度的蓄冷材料,并存储在所述蓄冷储液箱内。
优选的,所述掺流控温部件包括有智能控制模块和比例积分阀,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信号并发出指令,所述比例积分阀与智能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调节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的进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45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