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8505.1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1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黄燕雪;孙昌泼;王治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邢飞飞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样 品防混料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输送待检样品至检测工位;2)获取CCD相机采集的待检样品图像;3)分割待检样品的图像并统计数量;4)根据待检样品图像的外形轮廓,判断NG品与OK品;5)根据待检样品图像的尺寸,判断NG品与OK品;6)根据待检样品图像的特性点,判断NG品与OK品。通过本发明,克服了目前生产线上对于多样品出现混料,使用人工目检方法时容易出现的漏检、错检的问题,提升了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产品混料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造行业,尤其是显示器元件的产品外形及尺寸相差不多,使得组装时容易出现混货的现象,最终导致流到了客户手中,引起客户投诉,给制造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目前在检查产品是否存在混料时主要还是采取传统的人工目检的方法,但是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已经很难达到筛选需求,而且存在不少问题:
(1)人工目检方法不能实现24h不间断工作,工人工作强度大,易造成视觉疲劳,导致误检,直接降低产品检测的可靠性;
(2)某些产品尺寸较小,受限于人眼的识别能力,人工目检的检测速度和精度较低,使得检测效率低、人力成本较高。
(3)人工目检的判断标准不易量化,很容易导致检测结果稳定较差。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设计一种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方法,以提高生产线中混料产品检测的准确率,成为了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方法,包括:
输送待检样品至检测工位;
获取CCD相机采集的待检样品图像;
分割待检样品的图像并统计数量;
根据待检样品图像的外形轮廓,判断NG品与OK品;
根据待检样品图像的尺寸,判断NG品与OK品;
根据待检样品图像的特性点,判断NG品与OK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待检样品至检测工位的步骤,还包括:
通过流水线将待检样品由上一工位转移至检测工位,由红外感应器检测到待检样品,通过PLC控制流水线暂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获取CCD相机采集的待检样品图像的步骤前,还包括:
调整CCD相机与待检样品的检测面垂直,同时选择合适的面光源,以保证CCD相机能够采集到的待检样品完整的图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分割待检样品的图像并统计数量的步骤中,每次只分割一个待检样品的图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分割待检样品的图像并统计数量的步骤前,还包括:
基于待检样品的数量、外形轮廓、尺寸及特性点的大小和形状,配置待检样品的检测模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特性点包括待检样品上的印刷字符和/或图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割待检样品的图像并统计数量的步骤中,还包括:
按照检测模板的参数对待检样品的图像进行分割。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根据待检样品图像的外形轮廓,判断NG品与OK品的步骤,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85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