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荟锦的繁育与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31372.3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7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林艺辉;陈汉鑫;方捷生;余松金;林秀芳;鞠玉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363005 福建省漳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荟 繁育 栽培 方法 | ||
1.一种芦荟锦的繁育与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芦荟锦外植体的制备
选择年轻健壮的芦荟锦植株,通风晾晒,剥掉芦荟锦植株的外层干枯叶片,切除根部,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经过消毒液处理和无菌水清洗后,得到芦荟锦外植体;
(2)芦荟锦外植体组织培养
采用纵剖方式将芦荟锦外植体茎尖的生长点一切为二,再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培养25-30d;所述诱导培养基的配方组成为:MS+NAA 0.5mg/L+蔗糖30g/L+琼脂6.0g/L,pH=5.8;
将经过诱导的带锦侧芽切下,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待其长至高度3cm以上,采用纵剖方式将其茎尖生长点一切为二,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增殖培养25-30d,重复循环,直至得到足够数量的侧芽;所述增殖培养基的配方组成为:MS+NAA 1.0mg/L+蔗糖40g/L+琼脂6.0g/L,pH=5.8;
待增殖的侧芽培养至高度2.5cm以上,将其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25-30d,得到芦荟锦组培苗;所述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1/2MS培养基+IBA 0.5mg/L+NAA 0.5mg/L+蔗糖20g/L+活性炭1.0g/L+琼脂6.0g/L,pH=5.8;
(3)芦荟锦组培苗移栽
先将芦荟锦组培苗进行炼苗晾苗,然后进行移栽;
(4)组培苗移栽后的管理
包括光照管理、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和水肥管理,即得芦荟锦种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荟锦的繁育与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通风晾晒的时间为10-15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荟锦的繁育与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消毒液处理的操作步骤具体为: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质量浓度为75%的乙醇浸泡15-30s,再放入质量浓度为0.1%的升汞溶液中消毒8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荟锦的繁育与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无菌水清洗的操作步骤具体为:先用无菌水冲洗4-6次,再用无菌滤纸滤干水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荟锦的繁育与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温度均为26-28℃,光照强度均为1800-2100lx。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荟锦的繁育与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芦荟锦组培苗移栽的操作步骤具体为:
移栽于次年3月进行,将具有3条以上根、4cm以上高度、带有4-5片叶、生长健壮的生根苗在温室大棚炼苗15天后,将炼好后的苗取出,用水将根部残留的培养基冲洗干净,用内吸性的杀菌剂噁霉灵浸泡1min,置于阴凉通风处晾苗5d后,移栽到进口草炭:赤玉土体积比3:1的基质中,在温室大棚中培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芦荟锦的繁育与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噁霉灵的质量浓度为30%,稀释至100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13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上跨天桥整体利用的牛腿盖梁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尾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