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荟锦的繁育与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31372.3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7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林艺辉;陈汉鑫;方捷生;余松金;林秀芳;鞠玉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363005 福建省漳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荟 繁育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芦荟锦的繁育与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1)芦荟锦外植体的制备;(2)芦荟锦外植体组织培养;(3)芦荟锦组培苗移栽;(4)组培苗移栽后的管理。本发明通过采取从芦荟锦茎尖生长点处进行纵剖,将其一分为二,两边同时保留一部分生长点,随后进行诱导、增殖,使用不加细胞分裂素的增殖培养基,提高芦荟锦的出锦率,从而提升芦荟锦繁殖效率,因此可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质量稳定的芦荟锦组培苗,满足市场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芦荟锦的繁育与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芦荟(学名:Aloe vera(Haw.)Berg),是百合科的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东南等热带地区,叶簇生、叶片大而肥厚。长久以来,芦荟的食用、观赏、药用等多种价值都为人们所重视,目前美国、日本、韩国为世界上芦荟的主要生产国,现已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系列化。近几年,我国也对开始重视并支持芦荟产业发展,已有不少芦荟产品相继问世。
斑锦是一种嵌合体,即不同的细胞杂合在一个植物体上,包括锦细胞(异常细胞)和绿色细胞(正常细胞)的嵌合。因此芦荟锦叶片有黄色或白色斑纹,斑纹形状因植株而异,或呈丝状,或呈块状。出锦芦荟根据锦化程度差异形成不同品种,颜色丰富,品种稀少,更具观赏价值,因此价格也更加昂贵。通过分株、播种和叶插等常规的繁殖方法,不仅繁殖速度很慢,还容易使芦荟锦失锦(即叶片恢复回绿色),使其观赏价值及经济价值大大降低,无法满足芦荟锦资源对种苗的要求以及其种植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稳定的芦荟锦快速繁殖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芦荟锦的繁育与栽培方法,通过对芦荟锦的快速繁殖技术进行研究,以期建立出锦率高、成本低、效益高的芦荟锦组织培养技术体系,在短时间内繁殖大量规格一致、种性稳定的种苗,为芦荟锦的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芦荟锦的繁育与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芦荟锦外植体的制备
选择年轻健壮的芦荟锦植株,通风晾晒,剥掉芦荟锦植株的外层干枯叶片,切除根部,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经过消毒液处理和无菌水清洗后,得到芦荟锦外植体;
(2)芦荟锦外植体组织培养
采用纵剖方式将芦荟锦外植体茎尖的生长点一切为二,再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培养25-30d;
将经过诱导的带锦侧芽切下,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待其长至高度3cm以上,采用纵剖方式将其茎尖生长点一切为二,再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增殖培养25-30d,重复循环,直至得到足够数量的侧芽;
待增殖的侧芽高度2.5cm以上,将其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25-30d,得到芦荟锦组培苗;
(3)芦荟锦组培苗移栽
先将芦荟锦组培苗进行炼苗晾苗,然后进行移栽;
(4)组培苗移栽后的管理
包括光照管理、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和水肥管理,即得芦荟锦种苗。
进一步,上述步骤(1)中,通风晾晒的时间为10-15天。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通风晾晒,能够降低芦荟锦外植体的含水量,从而防止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叶片腐烂的现象。
进一步,上述步骤(1)中,消毒液处理的操作步骤具体为: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质量浓度为75%的酒精浸泡15-30s,再放入质量浓度为0.1%的升汞溶液中消毒8min;无菌水清洗的操作步骤具体为:先用无菌水冲洗4-6次,再用无菌滤纸滤干水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13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上跨天桥整体利用的牛腿盖梁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尾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