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嗜芳烃新鞘氨醇菌、菌体制剂、胞内酶制剂及其在降解微囊藻毒素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31906.2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0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向建军;盛爱民;袁丽娟;廖且根;尹德凤;张大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鄱阳县油墩街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9/00;C02F3/34;B09C1/10;C12R1/01;C02F101/38;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吕少楠 |
地址: | 330001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烃 新鞘氨醇菌 菌体 制剂 酶制剂 及其 降解 微囊藻 毒素 中的 应用 | ||
1. 一种嗜芳烃新鞘氨醇菌P6D9,分类命名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嗜芳烃新鞘氨醇菌P6D9在降解微囊藻毒素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藻毒素为微囊藻毒素LR。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嗜芳烃新鞘氨醇菌P6D9在制备降解微囊藻毒素的微生物制剂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制剂为嗜芳烃新鞘氨醇菌P6D9的菌体制剂。
6.一种菌体制剂,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嗜芳烃新鞘氨醇菌P6D9菌体。
7.权利要求6所述的菌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嗜芳烃新鞘氨醇菌P6D9菌种子液按0.5-1.5%接种量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后离心得到菌体;将清洗后的菌体重悬于MSM培养液中或者加入保护剂后冻干,得到所述菌体制剂。
8.一种降解微囊藻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权利要求6所述的菌体制剂投入到微囊藻毒素LR污染的水体或土壤中。
9.一种处理微囊藻毒素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权利要求6所述的菌体制剂投入到微囊藻毒素LR污染的水体或土壤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鄱阳县油墩街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鄱阳县油墩街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19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胚胎移植管
- 下一篇:一种双腔道人工授精移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