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嗜芳烃新鞘氨醇菌、菌体制剂、胞内酶制剂及其在降解微囊藻毒素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531906.2 申请日: 2021-12-14
公开(公告)号: CN114250175B 公开(公告)日: 2023-08-01
发明(设计)人: 张莉;向建军;盛爱民;袁丽娟;廖且根;尹德凤;张大文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鄱阳县油墩街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9/00;C02F3/34;B09C1/10;C12R1/01;C02F101/38;C02F101/34
代理公司: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代理人: 吕少楠
地址: 330001 江西***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芳烃 新鞘氨醇菌 菌体 制剂 酶制剂 及其 降解 微囊藻 毒素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嗜芳烃新鞘氨醇菌、菌体制剂、胞内酶制剂及其在降解微囊藻毒素中的应用。嗜芳烃新鞘氨醇菌P6D9,分类命名为Novosphingobium aromaticivorans P6D9,菌种保藏编号是CCTCC NO:M 20211126。在受MC‑LR污染的水体、土壤等其它生态环境中直接加入适量该菌剂或酶制剂,可快速去除高达99%的MC‑LR,从而保障人类和动植物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及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嗜芳烃新鞘氨醇菌、微生物制剂(菌体制剂、胞内酶制剂)及其在降解微囊藻毒素细菌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农业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的水体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营养盐负荷,各种形式的外源和内源氮磷等营养盐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水体,致使全国各地的湖泊以及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越来越严重,蓝藻水华问题日益严峻,其中太湖、滇池、巢湖三大湖泊是我国典型的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蓝藻水华频繁,而水华蓝藻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毒素,其中最常见、危害较大的是一种称为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的生物毒素。微囊藻毒素是一种单环七肽肝毒素,分子量在900-1100道尔顿,具有损伤肝脏、肾脏等多个器官特性并能致癌,对动物及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人们长期饮用含MCs的水和摄食受MCs污染的动物产品均可导致肝癌的发生。目前已发现超过100种不同类型的MCs,其中毒性最强、在自然水体中最常见的MCs是MC-LR(L和R分别代表亮氨酸和精氨酸,位于环状七肽的2号和4号位),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了饮用水中MC-LR的限量标准为1μg/L。

MCs具有极强的毒性以及稳定的理化性质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因此,寻求有效的处理方法以保证饮用水安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水体中去除MCs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但是物理方法只能去除一部分细胞内的毒素,对胞外毒素消除基本没有效果,还会破坏藻细胞而促使毒素的释放;化学方法具有成本高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而生物方法安全性高、对性强、对生态环境还具有很强的修复作用等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利用前景。

近年来,已从各种水体、淤泥、藻泥、土壤等微囊藻毒素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分离出多种可降解MC-LR的微生物,包括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伯克霍尔氏菌(Burkholderia)、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芽胞杆菌(Bacillus spp.)等,其中鞘氨醇单胞菌是目前分离数量最多降解能力相对较强的菌种。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具有的MC-LR降解途径不尽相同,为了更多地了解MC-LR的降解途径,不断分离获得高效降解MC-LR的新菌种,丰富MC-LR降解菌资源库是很有必要的,这对更深入地研究MC-LR的生物降解途径,探索环境中微囊藻毒素污染治理手段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嗜芳烃新鞘氨醇菌P6D9,分类命名为Novosphingobiumaromaticivorans P6D9,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菌种保藏编号是CCTCC NO:M 20211126,保藏日期是2021年09月01日。其16SrDNA基因序列由1481个碱基(bp)组成(由南昌生物科创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基因序列具体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鄱阳县油墩街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鄱阳县油墩街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19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