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速度模拟实验装置及工况模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3131.2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2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唐远志;易森;杜宇捷;燕伟康;唐华波;王罗;向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长客新筑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436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速度 模拟 实验 装置 工况 方法 | ||
1.一种轨道车辆速度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拟速转轮(1)、拟速电机(10)和驱动电路;拟速转轮(1)由所述拟速电机(10)驱动,并由轨道车辆上的速度传感器进行速度检测;电源通过驱动电路向电性连接拟速电机(10);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有调速旋钮(6)和切换开关(5);所述切换开关(5)用于切换拟速电机(10)的转动方向;所述调速旋钮(6)用于调节拟速电机(10)的转动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速度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4),底座(4)上设置有电机安装座(2),所述拟速电机(10)固定在电机安装座(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速度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上方设置有罩盖(7),所述该罩盖(7)上设置有传感器检测孔(14),在传感器检测孔(14)处设置有导向柱(9),在导向柱(9)上滑动连接有传感器座(8);所述速度传感器与传感器座(8)可拆卸连接,并自传感器检测孔(14)伸至拟速转轮(1)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速度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检测孔(14)的孔沿的两个相对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向柱(9),传感器座(8)同时与两个导向柱(9)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速度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呈U型,电源采用蓄电池(3)并安装到底座(4)的内底部;切换开关(5)和调速旋钮(6)安装在所述底座(4)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速度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模拟车轮打滑工况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多个速度传感器匹配安装连接到一个所述速度模拟实验装置上;多个速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不同位置的轮轴速度;
S12:操作轨道车辆,使其处于快速制动检测,并缓解停放制动;
S13:操作速度模拟实验装置的切换开关(5),使各个拟速转轮(1)的转向相同和转速相同,且转速达到设定值;
S14:调节任意一个速度模拟实验装置的调速旋钮(6),使对应的拟速转轮(1)的转速下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速度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拟速转轮(1)为齿轮,所述齿轮的四周均布有轮齿;所述S14步骤中,若轨道车辆的车速检测系统处于正常使用状态,轨道车辆将判断为车轮打滑,并将打开对应防滑阀排风以降低制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速度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模拟车轮异常磨耗工况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多个速度传感器匹配安装连接到一个所述速度模拟实验装置上;多个速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不同位置的轮轴速度;
S22:将任意一个速度模拟实验装置内的拟速转轮(1)更换为缺齿轮;所述缺齿轮的周向上设置有缺失齿位(11);
S23:操作轨道车辆,使其处于惰行状态,并缓解停放制动;
S24:操作速度模拟实验装置的切换开关(5),使各个拟速转轮(1)的转向和转速均相同,且转速达到设定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辆速度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24步骤中,若轨道车辆的车速检测系统处于正常使用状态,轨道车辆将延时报警并提示轮径差过大,自动实施紧急制动封锁牵引。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速度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模拟车轴震动工况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多个速度传感器匹配安装连接到一个所述速度模拟实验装置上;多个速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不同位置的轮轴速度;
S32:将至少一个速度模拟实验装置内的拟速转轮(1)更换为偏心齿轮;所述偏心齿轮上设置有孔,使得偏心齿轮的重心偏离其轴心;
S33:操作轨道车辆,使其处于惰行状态,并缓解停放制动;
S34:操作速度模拟实验装置的切换开关(5),使各个拟速转轮(1)的转向和转速均相同,且转速达到设定值;
若轨道车辆的车速检测系统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则通过轨道车辆制动系统PTU可查看对应轴速度传感器返回数据具有明显的波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长客新筑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长客新筑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31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