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C-MS/MS检测甲基硫环磷残留量的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0392.7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2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谭爵盛;郭雪萍;李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微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陕西微谱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14;G01N30/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c ms 检测 甲基 硫环磷 残留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C‑MS/MS检测甲基硫环磷残留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样品提取,样品净化,样品测定和结果分析,本发明通过采用特定的聚苯乙烯填料固相萃取柱提高了对分析物的净化效果,减少了其他组分对甲基硫环磷的干扰,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并且通过采用七甲基三硅氧烷封端的十八烷基硅胶柱作为液相色谱柱,增加分析样品与固定相的结合稳定性,提高了实验数据的重现性和精密度。同时通过设置LC‑MS/MS中四级杆的高低质量分辨率,改善分析物线性测量的线性分布,减少假阳性信号的干扰,提高检测准确性。特别适合中药材中甲基硫环磷的痕量检测,尤其适合丹参,五倍子中甲基硫环磷的农残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C-MS/MS检测甲基硫环磷残留量的方法,涉及G01N,具体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
背景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痕量甲基硫环磷在中药材中的检测灵敏度,减少干扰物的影响,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LC-MS/MS检测甲基硫环磷残留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提取:取研磨粉碎后的样品过筛,加入氯化钠混合,加入有机溶剂,匀浆处理,离心,取上清液;
(2)样品净化:将步骤1的上清液通过固相萃取柱,得流出液;
(3)样品测定:将步骤2的流出液进行LC-MS/MS检测,设定参数,进行检测;(4)结果分析:分析谱图,对比标准曲线,得甲基硫环磷残留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1中样品提取为:样品与氯化钠的重量比为5:1,均浆处理的转速为13000-15000r/min,时间为2min,离心的转速为5000-6000r/min;然后对离心后的沉淀再次加入有机溶剂,匀浆处理转速为13000-15000r/min,时间为2min,离心转速为5000-6000r/min,合并两次上清液,减压浓缩至3-5ml,用有机溶剂稀释至10ml。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1中的样品为取50目筛筛下物。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1中的有机溶剂选自丙酮、苯、乙醇、乙腈、异丙醇、乙酸、甲苯、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1中的有机溶剂为乙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2中的固相萃取柱选自反相固相萃取柱或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反相固相萃取柱选自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固相萃取柱、石墨化炭黑填料固相萃取柱、聚苯乙烯填料固相萃取柱、丙氰基烷键合硅胶固相萃取柱中的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2中的固相萃取柱为聚苯乙烯填料固相萃取柱。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聚苯乙烯填料固相萃取柱的固定相为聚苯乙烯-二乙烯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聚苯乙烯填料固相萃取柱的规格为200mg,6mL。
申请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将样品与氯化钠5:1混合后再与乙腈匀浆处理,可以增加乙腈的极性,使形成的萃取剂极性更接近甲基硫环磷的极性,从而有利于将甲基硫环磷提取出来,并且申请人进一步发现采用聚苯乙烯填料固相萃取柱对提取物进行净化处理,固定相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含有特定比例的亲水基和亲油基,疏水性的二乙烯基苯结构保留非极性化合物,亲水性的聚苯乙烯吡咯烷酮保留极性化合物,通过调节二乙烯基苯结构与聚苯乙烯吡咯烷酮结构调节整个固相萃取柱的通过量,最大程度的使甲基硫环磷通过,但阻止干扰物的通过,更加缩窄通过物质的极性范围,从提取源头就提高了提取物的纯度,降低了干扰浓度,从而实现更高的准确度。
申请人还发现由于丹参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成分,在提取甲基硫环磷时干扰较大,采用规格为200mg,6mL的固相色谱柱可以增加对挥发油成分的吸收,从而进一步降低干扰物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微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陕西微谱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微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陕西微谱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03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