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称重模块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0506.8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6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常泉;吴三学;吴三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偲汭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8 | 分类号: | G01G19/08;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杨晶晶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称重 模块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智能称重模块,包括一体成型的承重面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面板(11)的顶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对收纳通槽(111),承重面板(11)底面前后两侧具有的一对加强横筋(13)上插设有一对复位转轴(18),每个复位转轴(18)上连接有一对传动脚(17),传动脚(17)的外端设有与收纳通槽(111)相对应的辅助轮(171);承重面板(11)底面中心具有的加强竖筋(12)上设有三个安装缺口(121),中间的安装缺口(121)中焊接有保护安装框(14),保护安装框(14)内设有悬臂梁称重器(15),前后两个安装缺口(121)中设有一对驱动传动脚(17)旋转的双头气缸(16);
该称重模块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承重面板(11)竖直插设在翻转架(33)中并随着移动块(22)在底座(2)中往右移动;
步骤二、承重面板(11)到达气缸安装机构(4)时,两对卡爪(44)自动将两个双头气缸(16)压入上下两个安装缺口(121)中,随后通过连接螺栓拧紧固定;
步骤三、承重面板(11)到达终端安装机构(5)时,四个传动脚(17)和一个悬臂梁称重器(15)被自动推向承重面板(11),随后将两根复位转轴(18)插入上下两对传动脚(17)并通过限位销轴对传动脚(17)进行固定,最后通过将悬臂梁称重器(15)拧紧在保护安装框(14)内;
步骤四、完成安装的承重面板(11)到达检测机构(6)时,翻转架(33)翻转使承重面板(11)处于水平状态,接着将承重面板(11)移至检测机构(6)中,将承重面板(11)固定后,往承重面板(11)添加不同重量的检测块从而检测静止状态下承重面板(11)的称重精度;接着将最大重量的检测块固定在承重面板(11)后通过升降来模拟汽车颠簸情况,记录运输状态下承重面板(11)发生的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称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面板(11)的顶面左右两侧中心设有一对辅助通槽(112),承重面板(11)的四个折弯侧板部上分别设有一对连接通孔(113);所述双头气缸(16)的两个活塞杆上连接有一对相互对称的三角传动块(161),传动脚(17)的内端压靠在相应一侧的三角传动块(161)上;所述承重面板(11)的底面且位于加强竖筋(12)的左右两侧设有一对安装加强筋(19),安装加强筋(19)上设有用于连接双头气缸(16)的气缸螺纹孔(19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称重模块,其特征在于:凹形支撑架(3)的底部具有底部限位气缸(31),底部限位气缸(31)的活塞杆与凹形支撑架(3)底板中的限位升降柱(32)相连接,限位升降柱(32)正对于翻转架(33)底板底面的插槽,所述翻转架(33)的底板顶面前后两端设有一对限位卡板(331)且在两个限位卡板(331)设有一对与连接通孔(113)相对应的定位轴(333),所述翻转架(33)的两侧板内壁后端固定有一对后挡板(332),凹形支撑架(3)的外侧壁上设有驱动翻转架(33)旋转的翻转电机(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称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安装机构(4)包括固定在底座(2)顶面的第一支撑板(41),第一支撑板(41)的后侧壁固定有第一接近气缸(42),第一接近气缸(42)的活塞杆连接有放料窄架(43),两对卡爪(44)分别安装在放料窄架(43)的上下两个延伸臂上,每对卡爪(44)之间还设有磁性吸附层(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称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安装机构(5)包括固定在底座(2)顶面的第二支撑板(51),第二支撑板(51)的后侧壁固定有第二接近气缸(511),第二接近气缸(511)的活塞杆连接有工形主板(52),工形主板(52)的前侧壁上设有四个外侧延伸臂(521)和一个中间延伸臂(522),每个外侧延伸臂(521)的前端固定有折弯收纳框(53),左右两侧的两对折弯收纳框(53)相互对称,中间延伸臂(522)的前端固定有限位收纳架(59),限位收纳架(59)的后侧板前端壁上设有限位凸轴(5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偲汭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偲汭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05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