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称重模块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0506.8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6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常泉;吴三学;吴三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偲汭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8 | 分类号: | G01G19/08;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杨晶晶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称重 模块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称重模块,包括一体成型的承重面板,承重面板的顶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对收纳通槽,收纳通槽内设有传动脚,承重面板底部的保护安装框内设有悬臂梁称重器。该称重模块体积小,安装在车厢底板顶面,货物从装货、运输、卸货都是处在这些称重模块上,做到不同情况下都能实时监测的目的,工作人员能够随时掌握物料的进出场情况,可以及时﹑准确、高效地获取相关信息,并且记录效率大大提高,此外,每个称重模块的顶面还设有一对能伸缩的辅助轮,从而可以方便货物在车厢内进行移动,加快装货、卸货的效率,自动化程度高,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称重技术领域,具体的,一种智能称重模块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经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大多数的车辆交通事故和路桥损毁事故大多是由车辆超载问题所引起的。因此,对于事故率超高的货车领域,在其运输货物的过程中,车辆货物的重量检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对于货车的安全运输、道路的安全使用和企业的运营管理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目前,为了控制超载问题,只是在检测点配备了重量检测装置,而这些装置只是简单地对车辆的总重量进行测量,并没有考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状态下重量对货车的影响,同时也忽略了行驶道路的平坦度重量值对车辆的影响,这类的车辆重量检测值的精确度较小,并且受场地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称重模块及其生产工艺,该称重模块体积小,安装在车厢底板顶面,货物从装货、运输、卸货都是处在这些称重模块上,做到不同情况下都能实时监测的目的,工作人员能够随时掌握物料的进出场情况,可以及时﹑准确、高效地获取相关信息,并且记录效率大大提高,此外,每个称重模块的顶面还设有一对能伸缩的辅助轮,从而可以方便货物在车厢内进行移动,加快装货、卸货的效率,自动化程度高,效果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称重模块,包括一体成型的承重面板,所述承重面板的顶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对收纳通槽且在每对收纳通槽之间设有辅助通槽,承重面板的四个折弯侧板部上分别设有一对连接通孔;
承重面板底面中心具有的加强竖筋上设有三个安装缺口,前后两个安装缺口相互对称且安装有一对双头气缸,双头气缸的两个活塞杆上连接有一对相互对称的三角传动块,中间的安装缺口中焊接有保护安装框,保护安装框内设有悬臂梁称重器;
承重面板底面前后两侧具有的一对加强横筋上插设有一对复位转轴,每个复位转轴上连接有一对传动脚,传动脚的一端压靠在相应一侧的三角传动块上,传动脚的另一端设有辅助轮且每个辅助轮与相应一侧的收纳通槽相对应;
该称重模块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承重面板竖直插设在凹形支撑架内的翻转架中,使承重面板的底面朝前,加强竖筋处于竖直状态,凹形支撑架随着移动块在底座中往右移动;
步骤二、承重面板到达气缸安装机构时,气缸安装机构中的两对卡爪将两个双头气缸压入上下两个安装缺口中,随后该工位上的机械手或者工人通过连接螺栓将两个双头气缸安装固定在承重面板的底面;
步骤三、承重面板到达终端安装机构时,终端安装机构中的四个折弯收纳框和限位收纳架一同将四个传动脚和一个悬臂梁称重器推向承重面板,四个传动脚处在上下两个加强横筋之间,悬臂梁称重器则处在保护安装框内,随后该工位上的工人将两根复位转轴由上往下依次插入上方的两个连接通孔、上方加强横筋上的两个转动插孔、上下两对传动脚上的圆通孔以及下方加强横筋上的两个转动插孔,接着转动复位转轴使复位转轴上的限位通孔对准传动脚上的限位连接孔,在每个限位连接孔中插入限位销轴,在每根复位转轴的底端安装复位扭簧,最后通过螺栓将悬臂梁称重器拧紧在保护安装框内的连接螺母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偲汭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偲汭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05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