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实车行驶工况下的悬架系统加载系统和加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41184.9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4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孙亚坤;邓峰;刘方;何一明;张浩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4 | 分类号: | G01M17/04;G01M7/02;G06F30/15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梅辰;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车行 工况 悬架 系统 加载 方法 | ||
1.一种模拟实车行驶工况下的悬架系统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模块,用于支撑安装在车身上的已拆除轮胎的悬架系统,并维持该悬架系统保持在轮胎安装时的姿态;
扭矩施加模块,用于对悬架系统施加扭矩模拟车辆实际行驶时不同车速下悬架系统受到的扭矩;
激振模块,用于对悬架系统施加X向、Y向或是Z向的激励;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施加了激励后的悬架系统X向、Y向和Z向的振动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的振动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汽车在实际行驶工况下的不同方向的悬架系统传递函数;
所述支撑模块包括,
台架,用于支撑安装在车身上且拆除了轮胎的悬架系统;
空气弹簧,位于台架上端且支撑于悬架系统上用于维持该悬架系统保持在轮胎安装时的姿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实车行驶工况下的悬架系统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施加模块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与悬架系统中的关节头或是刹车盘固定连接;
施加模块,用于通过磁力装置对连接模块施加绕Y向轴线转动的非接触式磁力扭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实车行驶工况下的悬架系统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加模块包括,
受力模块,包括固定在连接模块上可产生垂直Y向轴线的磁力的第一磁力发生单元;
施力模块,包括环绕在连接模块外侧与连接模块和悬架系统均不接触的第二磁力发生单元,第二磁力发生单元可产生垂直Y向轴线的与第一磁力发生单元产生磁力方向相反的磁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实车行驶工况下的悬架系统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模块包括,
电磁激振器,与悬架系统的关节头或是刹车盘连接用于对悬架系统施加X向、Y向或是Z向的激励。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模拟实车行驶工况下的悬架系统加载系统的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安装有悬架系统的车身进行支撑,拆除某一悬架系统对应的轮胎,对该悬架系统进行支撑使其维持在轮胎安装时的姿态,在悬架系统上安装传感器,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对悬架系统施加绕Y向轴线转动的扭矩模拟汽车在实际行驶工况下悬架系统承受的扭矩,根据设定需求对悬架系统施加X向、Y向或是Z向的激励模拟汽车在实际行驶工况下悬架系统受到的振动情况,记录悬架系统的振动参数,对振动参数进行处理获得汽车在行驶工况下的不停方向的悬架系统传递函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拟实车行驶工况下的悬架系统加载系统的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对悬架系统施加绕Y向轴线转动的扭矩的方法包括:在悬架系统的关节头或是刹车盘上安装带有第一磁力发生单元的连接模块,在连接模块的外侧布置与第一磁力发生单元同心的第二磁力发生单元,控制第一磁力发生单元和第二磁力发生单元的磁力大小和方向,使第一磁力发生单元产生的磁力与第二磁力发生单元的磁力方向相反,从而对固定在悬架系统上的连接模块施加绕Y向轴线转动的扭矩。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拟实车行驶工况下的悬架系统加载系统的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设定需求对悬架系统施加X向、Y向或是Z向的激励的方法为:在悬架系统的关节头或是刹车盘上连接电磁激振器,电磁激振器对悬架系统施加激励,调节电磁激振器对悬架系统的施力方向,控制电磁激振器对悬架系统施加X向、Y向或是Z向的激励。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拟实车行驶工况下的悬架系统加载系统的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该悬架系统进行支撑使其维持在轮胎安装时的姿态的方法包括;在拆除了轮胎的悬架系统下放置台架,在台架上安装空气弹簧,空气弹簧支撑在悬架系统上,利用空气弹簧对悬架系统进行调节,是悬架系统维持在轮胎安装时的姿态。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拟实车行驶工况下的悬架系统加载系统的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悬架系统上安装传感器的方法包括:在悬架系统的激励传导路径上安装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在悬架系统的关节头或是刹车盘的轮心处安装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11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