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形原理的多级折展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41374.0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1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锐明;时逢君;张硕;张宪宏;李晔卓;姚燕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M11/26 | 分类号: | F16M11/26;H02S20/30;H01Q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杨帅峰;岳东升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原理 多级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分形原理的多级折展机构,包括:驱动级杆组(1),第一级杆组第一单元(2‑1),第二级杆组第一单元(3‑1),第二级杆组第二单元(3‑2),第三级杆组第一单元(4‑1),第三级杆组第二单元(4‑2),第三级杆组第三单元(4‑3),第三级杆组第四单元(4‑4),第一级挡板杆(5),第二级挡板杆(6),第三级挡板杆(7),所组成的机构具有可以连接多级结构的功能,机构的设计基于分形原理中分形维数的概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形原理的多级折展机构,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剪叉单元的多级折展机构。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典型的空间折展机构,多级剪叉机构在太阳能帆板、折展天线等空间设备中广泛应用,随着航天设备以及微操作机构的飞速发展,新的需求不断涌现,对空间折展机构的设计和构造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可折展机构的构型综合方面,李海龙针对空间资源有限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剪叉式伸缩支架;廖启征和李端玲采用剪叉机构作为基本单元,构造出单层及多层平面放缩机构,并给出由多个平行四边形组合构造平面图形放缩机构的方法。当前已有多种折展机构的构造思路和设计方法,大部分是先设计单元机构,然后将单元机构进行复制式的平面或者空间阵列排布,构造方式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参考分形原理中分形维数的概念提供一种新的多级折展机构;提供驱动级杆组、第一级杆组、第二级杆组、第三级杆组以及挡板杆的设计方案;挡板杆在齿轮处将杆组连接,驱动级杆组与多级杆组通过有规律的连接方式,组合成多级剪叉机构;机构的级数可根据需要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三级折展机构,可以弥补复制式的平面或者空间阵列排布等设计方式的不足,逐渐减小的尺寸以及增加的级数可以为微操作机构等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多级折展机构,该机构包括驱动级杆组,第一级杆组第一单元,第二级杆组第一单元,第二级杆组第二单元,第三级杆组第一单元,第三级杆组第二单元,第三级杆组第三单元,第三级杆组第四单元,第一级挡板杆,第二级挡板杆,第三级挡板杆;所述的驱动级杆组与第一级杆组第一单元连接;第二级杆组第一单元与第一级杆组第一单元连接,第二级杆组第一单元和第二级杆组第二单元关于第一级杆组第一单元的对称轴呈左右对称安装;第一级杆组第一单元的上端由第一级挡板杆连接;第三级杆组第一单元与第二级杆组第一单元连接,第三级杆组第一单元和第三级杆组第二单元关于第二级杆组第一单元的对称轴呈左右对称安装,第三级杆组第三单元和第三级杆组第四单元关于第一级杆组第一单元的对称轴与第三级杆组第二单元和第三级杆组第一单元呈左右对称布置;第二级杆组第一单元的上端由第二级挡板杆连接;两个第二级挡板杆关于第一级杆组第一单元的对称轴呈左右对称布置;第三级杆组第一单元的上端由第三级挡板杆连接;第三级杆组第二单元,第三级杆组第三单元和第三级杆组第四单元上的第三级挡板杆安装方式与第三级杆组第一单元相同。
所述的驱动级杆组包括单层驱动杆件和双层驱动杆件,其中单层驱动杆件和双层驱动杆件长度相同,在各自杆件中点处转动连接。
所述的第一级杆组第一单元由第一级杆组左侧单层杆件,第一级杆组左侧双层杆件,第一级杆组右侧单层杆件和第一级杆组右侧双层杆件组成,同侧的单层杆件与双层杆件在各自杆件中点处转动连接,第一级杆组第一单元关于其对称轴呈左右对称布置,第一级杆组内挡板杆在下端分别进行转动连接。
所述的第二级杆组第一单元由第二级杆组左侧单层杆件,第二级杆组左侧双层杆件,第二级杆组右侧单层杆件和第二级杆组右侧双层杆件组成,同侧的单层杆件与双层杆件在各自杆件中点处转动连接,第二级杆组第一单元关于其对称轴呈左右对称布置,第二级杆组内挡板杆在下端分别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级杆组第二单元与第二级杆组第一单元结构相同。
所述的第三级杆组第一单元由第三级杆组左侧单层杆件,第三级杆组左侧双层杆件,第三级杆组右侧单层杆件和第三级杆组右侧双层杆件组成,同侧的单层杆件与双层杆件在各自杆件中点处转动连接,第三级杆组第一单元关于其对称轴呈左右对称布置,第三级杆组内挡板杆在下端分别进行转动连接,第三级杆组第二单元,第三级杆组第三单元和第三级杆组第四单元与第三级杆组第一单元结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13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