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2409.2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2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康顺;胡永明;孙贺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2;F28F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王婷婷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 ||
1.一种换热器,设有依次连通的进热流集流通道(100)、多层热流循环通道层(120)以及出热流集流通道(110),所述换热器还设有依次连通的进冷流集流通道(200)、多层冷流循环通道层(220)以及出冷流集流通道(21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隔热流板(300)和多个隔冷流板(400),相邻所述隔热流板(300)围设形成所述热流循环通道层(120),相邻所述隔冷流板(400)围设形成所述冷流循环通道层(220),所述热流循环通道层(120)和所述冷流循环通道层(220)交叉层叠设置,且相邻所述隔热流板(300)贴设于所述隔冷流板(400),以使高温介质中的热量能够通过所述隔热流板(300)和所述隔冷流板(400)传递至低温介质中;
所述隔热流板(300)的周侧边缘与所述进冷流集流通道(200)间隔设置;所述隔热流板(300)的周侧边缘与所述出冷流集流通道(210)间隔设置;所述隔冷流板(400)的周侧边缘与所述进热流集流通道(100)间隔设置;所述隔冷流板(400)的周侧边缘与所述出热流集流通道(110)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流板(300)的外周侧边缘与所述进冷流集流通道(200)间隔设置;及/或,
所述隔热流板(300)的外周侧边缘与所述出冷流集流通道(210)间隔设置;及/或,
所述隔冷流板(400)的外周侧边缘与所述进热流集流通道(100)间隔设置;及/或,
所述隔冷流板(400)的外周侧边缘与所述出热流集流通道(110)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流板(300)靠近所述进冷流集流通道(200)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部(330),所述进冷流集流通道(200)穿设于所述第一缺口部(330);及/或,
所述隔热流板(300)靠近所述出冷流集流通道(210)的一端设有第二缺口部(340),所述出冷流集流通道(210)穿设于所述第二缺口部(340);及/或,
所述隔冷流板(400)靠近所述进热流集流通道(100)的一端设有第三缺口部(430),所述进热流集流通道(100)穿设于所述第三缺口部(430);及/或,
所述隔冷流板(400)靠近所述出热流集流通道(110)的一端设有第四缺口部(440),所述出热流集流通道(110)穿设于所述第四缺口部(4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流板(300)和所述隔冷流板(400)之间的部分区域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容纳腔(500),以用于容纳发生泄漏的高温介质和低温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流板(300)靠近所述隔冷流板(400)的一侧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凹槽(510),所述隔冷流板(400)靠近所述隔热流板(300)的一侧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凹槽(520),所述第一凹槽(510)和所述第二凹槽(520)围设形成所述容纳腔(5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流板(300)设有多个朝向所述隔冷流板(400)延伸的第一凸棱(310),相邻所述第一凸棱(310)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凹槽(510),所述隔冷流板(400)设有多个朝向所述隔热流板(300)延伸的第二凸棱(410),相邻所述第二凸棱(410)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凹槽(520),所述第一凸棱(310)靠近所述隔冷流板(400)的一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凸棱(410)靠近所述隔热流板(300)的一侧端面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24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