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2409.2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2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康顺;胡永明;孙贺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2;F28F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王婷婷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换热器包括多个隔热流板和多个隔冷流板,相邻隔热流板围设形成热流循环通道层,相邻隔冷流板围设形成冷流循环通道层,热流循环通道层和冷流循环通道层交叉层叠设置,且相邻隔热流板贴设于隔冷流板,以使高温介质中的热量能够通过隔热流板和隔冷流板传递至低温介质中。隔热流板的周侧边缘与进冷流集流通道间隔设置;隔热流板的周侧边缘与出冷流集流通道间隔设置;隔冷流板的周侧边缘与进热流集流通道间隔设置;隔冷流板的周侧边缘与出热流集流通道间隔设置。本发明提供的换热器解决了高温介质或者低温介质发生泄漏直接导致高温介质与低温介质发生混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可以应用于各种流体介质的冷却,例如,变压器的绝缘油的冷却、发动机机油的冷却以及绝缘油的冷却。
通常,换热器设有依次连通的进热流集流通道、多层热流循环通道层以及出热流集流通道,并且,换热器还设有依次连通的进冷流集流通道、多层冷流循环通道层以及出冷流集流通道,为了对高温高温介质进行快速散热,热流循环通道层和冷流循环通道层交叉层叠设置。并且,为了降低换热器的加工复杂程度,通常热流循环通道层和冷流循环通道层之间设置有一层分隔板,但是,分隔板出现缝隙或者损坏时,高温介质容易与低温介质发生混合,高温介质与低温介质混合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甚至发生火灾和爆炸等事故。现有的技术通常采用增厚分隔板或者增加分隔板加强筋的方式防止分隔板损坏,进而降低高温介质与低温介质发生混合的概率。但是,上述方法不能完全避免高温介质与低温介质发生混合,并且,一旦高温介质或者低温介质发生泄漏,会直接导致高温介质与低温介质发生混合,进而产生不可逆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换热器,解决高温介质或者低温介质发生泄漏直接导致高温介质与低温介质发生混合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设有依次连通的进热流集流通道、多层热流循环通道层以及出热流集流通道,换热器还设有依次连通的进冷流集流通道、多层冷流循环通道层以及出冷流集流通道,换热器包括多个隔热流板和多个隔冷流板,相邻隔热流板围设形成热流循环通道层,相邻隔冷流板围设形成冷流循环通道层,热流循环通道层和冷流循环通道层交叉层叠设置,且相邻隔热流板贴设于隔冷流板,以使高温介质中的热量能够通过隔热流板和隔冷流板传递至低温介质中。隔热流板的周侧边缘与进冷流集流通道间隔设置;隔热流板的周侧边缘与出冷流集流通道间隔设置;隔冷流板的周侧边缘与进热流集流通道间隔设置;隔冷流板的周侧边缘与出热流集流通道间隔设置。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隔热流板的外周侧边缘与进冷流集流通道间隔设置。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隔热流板的外周侧边缘与出冷流集流通道间隔设置。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隔冷流板的外周侧边缘与进热流集流通道间隔设置。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隔冷流板的外周侧边缘与出热流集流通道间隔设置。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隔热流板靠近进冷流集流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部,进冷流集流通道穿设于第一缺口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隔热流板靠近出冷流集流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二缺口部,出冷流集流通道穿设于第二缺口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隔冷流板靠近进热流集流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三缺口部,进热流集流通道穿设于第三缺口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隔冷流板靠近出热流集流通道的一端设有第四缺口部,出热流集流通道穿设于第四缺口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隔热流板和隔冷流板之间的部分区域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容纳腔,以用于容纳发生泄漏的高温介质和低温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24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