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发电机自动散热降温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43390.3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4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徐乐高;黄大军;张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长市天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9/06;H02K7/10;H02K5/04;H02K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周会 |
地址: | 239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发电机 自动 散热 降温 机构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发电机自动散热降温机构,设置于发电机机构(1)上,所述发电机机构(1)包括发电机(11)以及设置于所述发电机(11)动力输入端的转轴(12),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散热降温机构包括:
箱体(2),具有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出风口(21)和进风口,所述发电机(11)安装于所述空腔内,所述转轴(12)贯穿所述箱体(2)的侧壁;
传动机构(3),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第一固定咬合套(31)、第二固定咬合套(32)、第一离合组件(33)、第二离合组件(34)和驱动组件(35),所述第一固定咬合套(31)和所述第二固定咬合套(32)均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转轴(12)的外周侧,所述第一离合组件(33)通过键槽滑动设置于所述转轴(12)的外周侧,所述第二离合组件(34)通过键槽滑动设置于所述转轴(12)的外周侧,所述驱动组件(35)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离合组件(33)与所述第一固定咬合套(31)咬合或者分离以及所述第二离合组件(34)与所述第二固定咬合套(32)咬合或者分离;
风冷机构(4),所述风冷机构(4)包括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的散热风机(41),所述散热风机(41)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咬合套(31)传动连接;
液冷机构(5),所述液冷机构(5)包括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的循环泵(51)、与所述循环泵(51)的输出端口连通的冷却盘管(52)以及与所述循环泵(51)的输入端口连通的冷却水箱(53),所述冷却盘管(52)盘绕设置于所述发电机(11)的外壳内,且冷却盘管(52)远离所述循环泵(51)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水箱(53)连通,所述循环泵(51)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咬合套(32)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发电机自动散热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控组件(6),所述温控组件(6)包括设置于所述空腔的温度传感器(61)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35)的控制器(62),所述控制器(62)与所述温度传感器(61)通过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发电机自动散热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组件(33)包括与所述转轴(12)通过键槽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管(331)、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管(331)外周侧的第一轴承(332)、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332)外周侧的第一带动圈(33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管(331)端部用于咬合所述第一固定咬合套(31)的第一活动咬合套(334),所述驱动组件(35)带动所述第一带动圈(333)沿所述转轴(12)的径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发电机自动散热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组件(34)包括与所述转轴(12)通过键槽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管(341)、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管(341)外周侧的第二轴承(342)、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342)外周侧的第二带动圈(34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管(341)端部用于咬合所述第二固定咬合套(32)的第二活动咬合套(344),所述驱动组件(35)带动所述第二带动圈(343)沿所述转轴(12)的径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发电机自动散热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5)包括与所述转轴(12)平行设置的滑杆(351)、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杆(351)外周侧的第一滑块(352)和第二滑块(353)以及驱动所述第一滑块(352)和所述第二滑块(353)滑动的驱动件,所述第一滑块(352)与所述第一带动圈(33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353)与所述第二带动圈(343)通过连接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发电机自动散热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5)包括驱动电机(354)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354)动力输出端的驱动丝杆(355),所述第一滑块(352)和所述第二滑块(35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驱动丝杆(355)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并且驱动丝杆(355)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分别螺纹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长市天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长市天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33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二氧化碳延长煤层气生产井组服务年限的注采工艺
- 下一篇: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