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盐高品质酸水解植物蛋白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5184.6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9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艳;何剑飞;郝祥蕊;於慧利;韩粉丽;顾明月;于秋生;冯镇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30 | 分类号: | C07K1/30;C07K1/12 |
代理公司: | 无锡嘉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8 | 代理人: | 张华伟 |
地址: | 2014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盐 品质 水解 植物蛋白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盐高品质酸水解植物蛋白的制备方法,属于植物蛋白纯化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植物蛋白原料脱脂,酸水解18‑24h得到水解液,调浆至20‑40%获得浆液;向滤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获得混合液,在60‑80℃的条件下反应30‑60min,向混合液中加入过氧化氢酶,水浴反应10‑30min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转移到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中,在20‑40℃、100‑300r/min的条件下恒温震荡10‑30min,静置10‑30min分层后取上层液体,旋转蒸发后将剩余物料干燥、粉碎,得到低盐高品质酸水解植物蛋白。通过本发明中方法制获得的产品的品质远高于行业标准及目前市售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蛋白纯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盐高品质酸水解植物蛋白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酸水解植物蛋白主要为富含植物蛋白的食品经酸降解,再经中和后得到的富含呈味氨基酸的物质。将含有食用植物蛋白的脱脂大豆粕、花生粕、小麦蛋白粕(谷朊)、玉米蛋白粕、大米蛋白粕等为原料,经过盐酸水解、碱中和制成的具有增味作用的物质,广泛应用于调味品、休闲食品及农业等领域中。目前工业上制备植物源酸水解植物蛋白产品工艺一般为富含植物蛋白的粗原料经浓盐酸水解后,加碱中和,酸水解可以将植物蛋白降解到组成它们的氨基酸,该方法具有水解彻底、经济高效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无法回避的缺点,例如:产品中杂质较多,碳水化合物经高温水解后产生焦糊味,严重影响口感,且水解后与蛋白发生美拉德反应导致料液颜色黑暗,影响产品的使用;产品中杂质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杂质呈味会影响氨基酸的呈味,致使鲜味不突出;由于酸解中和工艺,导致产品中盐含量极高,不符合健康生活的理念,限制了其使用;而且原料中残留的脂肪在酸解过程中形成较多的3-氯丙醇,高剂量3-氯丙醇具有生理毒性,能够诱发肿瘤,造成肾脏和生殖系统损伤。
因此,在不改变植物源酸水解植物蛋白产品特性的情况下,降低产品中的杂质及盐含量,提高氨基酸纯度及安全性对于酸水解植物蛋白产品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盐高品质酸水解植物蛋白的制备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低盐高品质酸水解植物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植物蛋白原料粉碎后过80-100目筛得到原料粉,将原料粉平铺在搪瓷盘中并转移至烘箱,在60-65℃的条件下干燥24-30h,冷却后用浸提液在20-22℃的条件下浸提2-3h,第一次浸提后压滤,洗涤,取沉淀;将第一次浸提的沉淀与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混合,在20-22℃的条件下浸提1-1.5h,第二次浸提后将混合液在离心力为3000-3500g的条件下离心30-50min,收集第二次浸提的沉淀,真空冷冻干燥后在75-85℃的条件下干燥30-40min,粉碎机粉碎后得到脱脂料粉;
干燥时平铺的原料粉的厚度为2-4mm;浸提液通过正己烷和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按1mL:2mL的用量比混合制得;
步骤二:将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用水稀释后与脱脂料粉混合,在100-120℃的条件下酸水解18-24h得到水解液,取水解液测定固含量后,调浆至20-40%获得浆液;脱脂料粉、浓盐酸和水的用量比1kg:1.5-3kg:3-5kg;
步骤三:向浆液中加入活性炭,在60-80℃的条件下搅拌30min,抽滤后获得滤液;活性炭和浆液的用量比为57-62g:100kg;
步骤四:向滤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50%的过氧化氢溶液获得混合液,在60-80℃的条件下反应30-60min,向混合液中加入过氧化氢酶,在30-60℃的水浴条件下反应10-30min,得到反应液;滤液、过氧化氢溶液和过氧化氢酶的用量比为1kg:5-20g:1-5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51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