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的蛋白质组合制品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5204.X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26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徐希平;秦献辉;林依珊;白洁;张磊;于多;田敏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奥萨医药有限公司;连云港芙莱特精准营养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J3/14 | 分类号: | A23J3/14;A23J3/18;A23J3/04;A23J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高血压 发生 风险 蛋白质 组合 制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的蛋白质组合制品,由若干种不同来源的膳食蛋白质以最佳的含量配比组成。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优化不同来源膳食蛋白质的摄入量,改善中老年人群的膳食结构,降低其高血压发生风险,可作为高血压防治的重要辅助手段,具有临床营养学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的蛋白质组合物,具体地说是一种辅助用于预防高血压的膳食蛋白质组合制品。
背景技术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防控高血压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一项挑战。高血压随病情进展会造成各种靶器官损害,包括引起心脏病及心力衰竭、脑卒中、慢性肾脏病变及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与健康。因此,高血压重在早期预防。
高血压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更多是论及危险(风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精神因素、年龄、生活方式等多方面。据认为,70-80%的高血压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例如众所周知的长期高盐膳食容易导致高血压。因此,营养或膳食干预对高血压预防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蛋白质作为人体三大营养素之一,是人体细胞、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约占人体全部质量的18%。我国居民摄入的膳食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全谷物和精制谷物、加工和未加工的红肉、禽肉、鱼肉、鸡蛋、豆类、奶类等。既往有研究报道蛋白质摄入量和高血压发病之间存在负关联关系,然而也有研究表明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在这些研究中,大多数仅关注总蛋白质、总植物蛋白和总动物蛋白的摄入量,很少考量蛋白质来源的潜在影响,存在一定局限性。蛋白质的来源非常广泛,不同来源的膳食蛋白质可能对血压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虽然有研究表明饮食多样化与血压升高呈负相关,但是尚未涉及蛋白质来源多样性与高血压发生风险的关系。
我们在队列研究中通过数据分析(实施例1)发现,来源多样化的蛋白质膳食可降低成人高血压发生风险,因此提供一种新的蛋白质组合制品配方制品,是对目前市场上蛋白质类营养补充剂的显著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的蛋白质组合制品,即进行膳食营养干预,预防高血压。
一种蛋白质组合制品,由以下特定来源的蛋白质中的2种或者2种以上组成:(1)全谷物蛋白质,(2)家禽肉蛋白质,(3)未加工红肉蛋白质,(4)加工红肉蛋白质,(5)鱼肉蛋白质,(6)鸡蛋蛋白质,(7)豆类蛋白质,(8)精制谷物蛋白质。
本发明所述的蛋白质组合制品中,以能量百分比计,0.5-3.1%的未加工红肉蛋白质、0-0.8%的加工红肉蛋白质、0-1.3%的禽肉蛋白质、0-0.8%的全谷物蛋白质、0-1.4%的鱼肉蛋白质、0-2%的鸡蛋蛋白质、0.3-2%的豆类蛋白质和0-3.8%的精制谷物蛋白质。
本发明所述的蛋白质组合制品中,以蛋白质占总能量的百分比来计,含有10.6-14.0%的总蛋白质。
本发明所述的蛋白质组合制品中,所述的未加工红肉蛋白质来源于猪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马肉和其他未经加工在烹饪前呈现出红色的肉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蛋白质组合制品中,所述的加工红肉蛋白质来源于香肠、火腿、热狗、培根、汉堡牛肉饼、腌制红肉肉食、红肉罐头和其他在烹饪前呈现出红色的且经加工的肉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蛋白质组合制品中,所述的禽肉蛋白质包括鸡肉、鸭肉、鹅肉和其他活禽屠宰加工后可供食用的肉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蛋白质组合制品中,所述的全谷物蛋白质来源于燕麦、高粱、藜麦、荞麦、玉米、小米、黑米、红薯、小麦和其他保留完整谷粒的胚乳、胚芽、麸皮天然营养成分的谷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蛋白质组合制品中,所述的精制谷物蛋白质来源于小麦片、玉米片、燕麦片、黑麦片和其他去掉胚芽和糠皮的谷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奥萨医药有限公司;连云港芙莱特精准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奥萨医药有限公司;连云港芙莱特精准营养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52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