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的质膜荧光标记方法及质膜蛋白的定位和动态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5742.9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6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周爱民;张海珍;冯爽;乔坤;胡雪菲;张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8;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苏士莹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质膜 荧光 标记 方法 蛋白 定位 动态 监测 | ||
1.一种植物的质膜荧光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利用FM4-64染料对分离得到的质膜结构进行染色,采用缓冲液对已染色的质膜结构进行清洗,得质膜荧光标记的质膜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质膜荧光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M4-64染料的工作液浓度为4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质膜荧光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的质膜结构包括根毛细胞和/或叶肉原生质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质膜荧光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包括拟南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质膜荧光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拟南芥的根毛细胞的分离方法,包括:将拟南芥种子消毒后播种于固体1/2MS培养基上,4℃放置2d,而后进行7d光暗交替培养,切取拟南芥幼苗的根作为染色材料;
所述拟南芥的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方法,包括:切取拟南芥第3~4轮叶片,去除叶片下表皮后进行酶解,将酶解后的叶片置于W5溶液中,收集沉淀,即为分离的叶肉原生质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质膜荧光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暗交替培养的培养温度为22℃,光周期为12h光照/12h黑暗,光强度为150μE m-2s-1;
所述酶解用的酶解液包括以下质量体积百分含量的原料:1.5%纤维素酶R10,0.25%果胶酶R10,0.05%β-巯基乙醇和1%BSA,还包括以下物质的量浓度的原料:0.4M甘露醇,20mM KCl,20mM MES和10mM CaCl2,pH=5.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质膜荧光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的温度为20~25℃,染色时间为1min。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质膜荧光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植物的质膜结构染色后,还包括利用ddH2O对已染色的根毛细胞进行清洗,利用W5溶液对已染色的叶肉原生质体进行清洗。
9.一种监测植物的质膜蛋白的定位和动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利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质膜荧光标记方法得到的质膜荧光标记的质膜结构进行观察和拍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荧光激发波长为515nm,发射波长为64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57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