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动力汽油车的尾气排放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49622.6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5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楼狄明;王童;张允华;房亮;赵瀛华;谭丕强;胡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9/00 | 分类号: | F01N9/00;F01N11/00;F01N3/035;F01N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源源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汽油车 尾气 排放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油车的尾气排放控制方法,包括将产生的尾气通过三元催化转化器过滤,通入旁通阀:旁通阀关闭时,尾气通过GPF模块排出;旁通阀打开时,尾气直接排出;旁通阀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执行以下步骤:获取发动机的目标功率,根据目标功率和当前实际功率计算得到PN排放初始预测值;若PN排放初始预测值大于第一排放阈值,关闭旁通阀;若小于第一排放阈值,则获取尾气经过三元催化转化器过滤后的PN过滤排放浓度,将PN过滤排放浓度输入PN排放估算模型获取PN排放估计量;判断PN排放估计量是否不小于第二排放阈值,若是,则关闭旁通阀;若否,则打开旁通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燃油经济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排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油车的尾气排放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RDE(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Real Drive Emission)测试中,常常使用颗粒数量(PN)作为排放参数用以监控车辆实际行驶过程的排放水平。
混合动力汽车具有至少两个动力源,一般其中一个动力源为发动机,另一个动力源为电池。车辆行驶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一部分来自于内燃机,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另一部分来自于动力电池,通过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混合动力汽车行驶过程中存在纯电驱动、纯内燃机驱动、行车充电和混合驱动等运行模式。因此同样会出现污染排放的问题。GPF(汽油颗粒物捕集器,Gasoline Particulate Filter)是一种颗粒物捕集装置,是满足汽油车PN排放要求的重要后处理技术。但是加装GPF会升高发动机排气系统的背压,恶化车辆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现有专利主要是集中在对GPF的应用控制,但是在现有技术中,GPF仍然需要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燃油经济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油车的尾气排放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混合动力汽油车的尾气排放控制方法,将产生的尾气通过三元催化转化器过滤,通入旁通阀:
所述旁通阀关闭时,尾气通过GPF模块排出;
所述旁通阀打开时,尾气直接排出;
所述旁通阀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执行以下步骤:
S1、获取发动机的目标功率,根据目标功率和当前实际功率计算得到PN排放初始预测值;
S2、判断PN排放初始预测值是否大于第一排放阈值,若是,关闭旁通阀;若否,执行步骤S3;
S3、获取尾气经过三元催化转化器过滤后的PN过滤排放浓度,将PN过滤排放浓度输入PN排放估算模型获取PN排放估计量;
S4、判断PN排放估计量是否不小于第二排放阈值,若是,则关闭旁通阀;若否,则打开旁通阀。
进一步地,在执行步骤S3前,若PN过滤排放浓度不小于第一浓度阈值,则关闭旁通阀,若小于第一浓度阈值,则再执行步骤S3。
进一步地,在打开旁通阀前,若尾气排放量小于第二排放阈值的时间或PN过滤排放浓度小于第一浓度阈值的时间不小于第一时间阈值,则打开旁通阀;反之关闭旁通阀。
进一步地,所述尾气排放估计模型的计算方法包括:
S31、根据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喷油量查询EGR修正表得到EGR率对PN排放的修正量;
S32、根据再生工况增大情况下的空燃比变化值查询空燃比修正表得到空燃比变化率对PN排放的修正量;
S33、将EGR率对PN排放的修正量、空燃比变化率对PN排放的修正量和PN过滤排放浓度相加,获取尾气排放估计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9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