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双头绕圈装置及双头绕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52648.6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4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欢;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凌云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7/14 | 分类号: | B65H57/14;B65H54/70;B65H59/10;B65H61/00;G02B6/25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双头绕圈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光纤双头绕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板(1),所述第一立板(1)上沿光纤的输送方向分别设置有光纤存料机构(11)、光纤调位导向机构(5)、夹纤切纤机构(9)、第一绕圈机构(3)和第二绕圈机构(4);所述光纤调位导向机构(5)用于调节光纤的高度和限制光纤水平位置;所述夹纤切纤机构包括光纤夹持组件、光纤切割组件和光纤移动组件,所述光纤夹持组件和所述光纤切割组件固定在光纤移动组件的移动端,所述光纤移动组件用于驱动光纤夹持组件和光纤切割组件在第一绕圈机构(3)和第二绕圈机构(4)之间平移,所述第一绕圈机构(3)和所述第二绕圈机构(4)用于自动夹持光纤端部和自动绕圈;
所述第一绕圈机构(3)和第二绕圈机构(4)结构相同,均包括光纤绕圈组件和光纤夹紧组件,所述光纤绕圈组件包括呈圆形布置的多个绕圈卡爪(3-11),所述光纤夹紧组件包括与绕圈卡爪(3-11)铰接的第二连杆(3-9),所述第二连杆(3-9)的端部与夹紧压块(3-10)铰接,所述第二连杆(3-9)的端部还与第一连杆(3-8)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3-8)的另一端与夹紧气缸(3-7)的驱动端铰接,所述夹紧气缸(3-7)的缸体固定在绕圈卡爪(3-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双头绕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移动组件包括位于第一绕圈机构(3)和第二绕圈机构(4)之间的直线导轨(9-1),所述直线导轨(9-1)滑动配合有直线滑块(9-8),所述直线滑块(9-8)固定连接在底座(9-9)上,所述光纤夹持组件和所述光纤切割组件均固定在底座(9-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双头绕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光纤输送方向上,光纤依次经过光纤夹持组件和光纤切割组件,所述光纤夹持组件包括拉线气爪(9-3),所述拉线气爪(9-3)用于驱动第一拉线夹块(9-4)和第二拉线夹块(9-5)相向运动夹持光纤;所述光纤切割组件包括切刀气爪(9-2),所述切刀气爪(9-2)用于驱动下切刀(9-6)和上切刀(9-7)相向运动切断光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双头绕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绕圈组件还包括绕圈电机(3-2),所述绕圈电机(3-2)的驱动端连接有主动带轮(3-1),所述主动带轮(3-1)通过传动带(3-3)连接从动带轮(3-4),所述从动带轮(3-4)与卡爪收拢气缸(3-5)同轴连接,所述卡爪收拢气缸(3-5)通过卡爪收拢连杆(3-6)连接绕圈卡爪(3-11)的一端,所述卡爪收拢连杆(3-6)用于将卡爪收拢气缸(3-5)沿气缸轴向的伸缩运动转化为绕圈卡爪(3-11)沿气缸径向的伸缩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双头绕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调位导向机构(5)包括竖直升降机构(5-1),所述竖直升降机构(5-1)上分别固定设有对中气缸(5-8)和滚轮固定块(5-7),所述对中气缸(5-8)的驱动端连接有两个竖直相向运动的气动爪(5-2),两个所述气动爪(5-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调位滚轮(5-3)和第二调位滚轮(5-4),所述滚轮固定块(5-7)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滚轮(5-5)和第二滚轮(5-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双头绕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1)上还设有自适应张紧导向机构(8),所述自适应张紧导向机构(8)用于对从光纤存料机构(11)输送出来的光纤进行自适应张紧和导向,所述自适应张紧导向机构(8)包括固定在第一立板(1)上的支架(8-2),所述支架(8-2)上铰接有摆杆转轴(8-8),所述摆杆转轴固定连接着摆杆(8-5)的一端,所述摆杆(8-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着惰轮支架(8-3),所述惰轮支架(8-3)上连接有惰轮(8-4),所述摆杆(8-5)的中部连接着弹簧(8-7)的一端,所述弹簧(8-7)的另一端连接着拉力传感器(8-6),所述拉力传感器(8-6)固定在支架(8-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凌云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凌云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264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拼装胎架
- 下一篇:一种低硫四氧化三锰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