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磨导丝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6280.0 | 申请日: | 2021-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6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博鑫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磨导丝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磨导丝及其加工方法,裁剪出一段长度为3300mm,直径为0.30mm的镍钛合金丝,作为导丝本体;将导丝本体末段203mm的部分拉丝,形成直径0.26mm的第一导丝段;将第一导丝段末段83mm的部分拉丝,形成直径为0.17mm的第二导丝段;在第二导丝段末端2mm处涂抹绝缘材料,裸露21mm长度后,继续涂抹绝缘材料;将导丝末段浸入电解液中电解,直至裸露段直径变为0.05mm后,从电解液中取出;刮去的绝缘材料,在导丝末端穿入弹簧,导丝与弹簧焊接固定;将导丝裁剪为标准长度3250mm。本发明利用电解反应来缩小导丝的直径,导丝加工精度更高,更容易达到导丝的最小直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导丝加工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磨导丝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导丝是一种用于引导、定位或穿刺的特殊金属丝,在医疗手术中应用较广,在细小管道的穿线和定位中也有应用。金属导丝的使用过程中需要进入或通过曲型面、异型面、S型面等管道,并在管道内反复弯折,因此,金属导丝对柔韧性的要求较高,避免金属导丝在管道内断裂或发生尖角弯折,影响金属导丝通过或取出。其中,旋磨导丝的作用是在旋磨介入治疗过程中将磨头限制在血管中的特定位置并为磨头和驱动轴提供旋转中心。
旋磨导丝由弹簧和镍钛合金丝组成,弹簧固定在导丝末端,弹簧可塑性强,便于根据穿入冠状动脉位置的不同而塑造成不同的形状,让导丝更容易穿过血管的转折处。导丝从股动脉穿入,通过主动脉到达心脏冠状动脉,主动脉较为顺直,冠状动脉及靠近冠状动脉的血管弯折较大,因此对不同位置对导丝性能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进入冠状动脉的导丝需要较小的刚度,使其更易通过弯折的血管,更柔软的导丝在进行旋磨术时减少对旋磨头的限制,使旋磨范围达到设计值;而旋磨导丝头端设计为较粗的直径可增加其可操作性,更粗的直径、更高的刚度使得操作导丝穿入时更易保持方向。
因此,旋磨导丝的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不同位置的直径都有不同的限制。而传统的导丝加工方法为金属拉丝工艺,金属拉丝得到的导丝,其精度比较低,导丝各部位的直径无法完全达到要求,从而影响导丝的弯折能力、柔韧性和硬度,影响金属导丝的使用性能,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损伤甚至刺穿重要器官或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磨导丝及其加工方法,旋磨导丝的加工精度高,导丝不同位置的直径均满足要求。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旋磨导丝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裁剪出一段长度为3300mm,直径为0.30mm的镍钛合金丝,作为导丝本体;
2)对导丝本体上长度为203mm的末段部分进行拉丝,拉丝后形成长度为30mm的第一过渡段,以及长度为173mm、直径为0.26mm的第一导丝段;
3)对第一导丝段上长度为83mm的末段部分进行拉丝,拉丝后形成长度为35mm的第二过渡段,以及长度为48mm、直径为0.17mm的第二导丝段;
4)将第二导丝段分为长度为25mm的第三导丝段、长度为21mm的第四导丝段和长度为2mm的第五导丝段,在且仅在第三导丝段、第五导丝段外部涂抹绝缘材料,即第三导丝段、第五导丝段外部包裹有绝缘层;
5)将第二导丝段浸入电解液中进行电解,其中未涂抹绝缘材料的第四导丝段开始电解反应,电解一段时间后,从电解液中取出导丝本体,第四导丝段的直径变为0.05mm;
6)刮去第三导丝段、第五导丝段外部的绝缘层,在第二导丝段末端穿入长度为26mm的弹簧,第五导丝段上长度为0.36mm的末段部分露出弹簧头部,用激光点焊烧融露出的第五导丝段部分,将弹簧头部熔融成一个半球形结构;
7)将弹簧尾部和第三导丝段用钎焊或激光焊接焊到一起;
8)导丝本体和弹簧固定为一体后,裁剪导丝本体远离弹簧一端,将导丝本体和弹簧的整体长度裁剪为32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博鑫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博鑫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6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