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污染处理用打捞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60715.9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6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岩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谢欢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污染 处理 打捞 机器人 | ||
1.一种水污染处理用打捞机器人,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机构,设置在船体(1)的船尾处,用于驱动船体(1)移动;
垃圾识别组件,设置在船体(1)上,用于识别垃圾的位置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船体(1)向垃圾处移动;
打捞机构,设置在船体(1)的船头处,用于打捞垃圾,所述打捞机构包括:固定块(41),固定在船体(1)靠近船头处的内地面上,固定块(41)呈U型且开口向上设置;连接座(42),水平设置,且位于固定块(41)的上方,连接座(42)的侧壁上设有伸缩臂(43),伸缩臂(43)远离连接座(42)的一端设有用于夹持垃圾的夹持组件;升降组件,设置在固定块(41)上,升降组件的输出端与连接座(42)连接,用于调节连接座(42)的高度;角度调节组件,设置在固定块(41)上,角度调节组件的输出端与连接座(42)连接,用于调节连接座(42)的周向旋转角度,所述伸缩臂(43)为多级液压缸;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块(7),固定在所述伸缩臂(43)远离连接座(42)的一端,安装块(7)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安装槽(71),安装块(7)的底部设有第三安装槽(72);第二电机(73),设置在第二安装槽(71)内,第二电机(73)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丝杠(74),水平设置在第三安装槽(72)内,丝杠(7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安装槽(72)的内壁转动连接,丝杠(74)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安装槽(71)内与所述第二电机(73)的输出轴连接;第一夹持块(81),其顶部卡装在第三安装槽(72)内且能在第三安装槽(72)内水平移动,第一夹持块(81)的顶部固定有螺母座(75),螺母座(75)与所述丝杠(74)螺纹连接;第二夹持块(82),固定在安装块(7)远离伸缩臂(43)的一端的底部且与第一夹持块(81)正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块(81)与第二夹持块(82)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四安装槽(83),两个第四安装槽(83)的槽口处均对称设有垃圾提升机构;
所述垃圾提升机构包括:第三电机(91),固定在第四安装槽(83)的槽口处的内壁上,第三电机(91)的输出轴水平设置,第三电机(91)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主动轴(92),其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机(91)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轴(92)的另一端与第四安装槽(83)的内壁转动连接,主动轴(92)上套装固定有主动皮带轮(93);从动轴(94),设置在主动轴(92)的正下方且与主动轴(92)平行,从动轴(94)的两端均与第四安装槽(83)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从动轴(94)上套装固定有从动皮带轮(95),从动皮带轮(95)与所述主动皮带轮(93)之间通过皮带(96)连接;多个支撑辊(97),设置在主动轴(92)与从动轴(94)之间,且与主动轴(92)平行,每个支撑辊(97)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安装槽(83)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每个支撑辊(97)均与皮带(96)的内壁接触;
收集桶(101),设置在船体(1)的中部,用于收集打捞机构打捞的垃圾;
控制箱(102),设置在船体(1)上,控制箱(102)内设有控制器与工作电源、控制器分别与驱动机构、垃圾识别组件、打捞机构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污染处理用打捞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舵机(21),通过固定座固定在船体(1)尾部设置的安装口(103)内, 舵机(21)的输出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吊杆(22);
螺旋桨推进器(23),与吊杆(22)远离舵机(21)的一端连接,螺旋桨推进器(23)与舵机(21)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污染处理用打捞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识别组件包括:
摄像头(32),设置在T型支撑架(31),所述T型支撑架(31)固定在船体(1)上,摄像头(32)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图像处理模块,设置在控制箱(102)内,图像处理模块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距离传感器(33),至少三个,分别设置在船体(1)船头处的外壁上以及船体(1)靠近船头处的两个侧壁上,距离传感器(33)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未经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07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