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鸣片用铜带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61526.3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1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易外庚;罗智涛;谭智泉;刘军德;陈积为;何长勇;岳俊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楚江高精铜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2 | 分类号: | C22C1/02;C22C9/00;C22C9/04;C23C22/02;C23G3/02;B21B1/46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王昌金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鸣片用铜带 加工 工艺 | ||
1.一种蜂鸣片用铜带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其铜带的制备步骤如下:
S1:制备原料A、原料B和原料C,原料A的成分为:铜95%~99.9%,铁0.001%~0.03%,铅0.001~0.03%,镁0.001~0.03%,其余为锌;原料B的成分为:铜60.5%~70%,铁0.001%~0.03%,锡0.001~0.03%,铅0.001~0.03%,磷0.001~0.03%,其余量为锌;原料C的成分为锌锭;
S2:原料A投入熔炼炉进行熔炼,然后按照A:B为1:3.5重量比加入原料B进行熔炼,再加入原料C,在温度1100—1200℃下熔炼1-2小时;
S3:待原料A、B、C充分熔解后,按照除渣剂与投炉原料比例为1:1000加入除渣剂,进行搅拌均匀,最后进行捞渣干净;
S4:以重量比计,按照润滑剂与投炉原料0.5-1:1000的比例加入润滑剂,然后以0.15-0.2m/min的速度进行拉铸,润滑剂在拉铸过程中沿结晶器内壁均匀加入,在拉铸的过程中边拉铸边冷却,并使拉铸品最终冷却到室温;
S5:将拉铸品表面进行铣面氧化皮、夹渣去除;
S6:锭坯在热轧推杆炉中800℃-900℃的条件下退火,出炉后采用热轧机分九个道次进行前后轨道来回轧制,每道轧制过程中均进行室温在线水冷冷却,轧制至最后一道次,然后收卷,从第一道次175mm轧到最后第九道次4.2mm,得到4.2mm厚度的铜带;
S7:过两连轧将4.2mm厚度的铜带进行粗轧得到1.8mm厚度的铜带,进行裁边然后收卷;
S8:1.8mm铜带在推杆炉中700℃的条件下保温6h退火,采用稀硫酸对1.8mm铜带以70m/min速度进行酸洗;
S9:1.8mm厚度的铜带进行六道次精轧得到0.21mm厚度的成品铜带,第一道次将1.8mm轧到0.95mm,第二道次将0.95mm轧到0.7mm,在推杆炉中700℃的条件下保温6h退火,再水冷却,采用稀硫酸对铜带以70m/min速度进行酸洗,第三、四道次将0.7mm轧到0.36mm,在罩式炉中450℃下保温5.5h退火,再冷却至85℃出炉,采用稀硫酸对铜带以70m/min速度进行酸洗,第五、六道次将0.36mm铜带轧到0.21mm成品,采用稀硫酸对铜带以80m/min速度进行酸洗;
S10:两次酸洗时需控制酸液的浓度,酸浓度偏高时,附着在铜带表面的残酸不易洗掉,并加速了清洗水的污染,易造成清洗水中残酸浓度过高,致使清洗后的铜带更易变色,确定酸洗液浓度时,在清洗掉铜带表面氧化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其浓度;
S11:将进行酸洗后的铜带利用流动的热清洗水对铜带进行漂洗,漂洗后的铜带放入钝化炉中,加入钝化剂,钝化剂选用苯丙三氨唑,铜带表面的氧化膜与钝化剂发生络合反应,形成一种致密的络合物,起到保护铜带基体的作用;
S12:采用红外精准定位式裁切设备对铜带边部进行裁边,得到成品铜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楚江高精铜带有限公司,未经清远楚江高精铜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15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