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气缸盖和柴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61794.5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2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辉;张延亭;李丽婷;李梅;张万恒;张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F1/40 | 分类号: | F02F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磐华捷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51 | 代理人: | 田红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缸盖 冷却水 结构 柴油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气缸盖和柴油机。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水孔、第二水孔、下水腔和上水腔;第一水孔用于设置在火力板上,并从火力板的边缘朝向火力板的中心延伸入鼻梁区;第二水孔用于设置在火力板上,并用于设置在排气阀座孔的周围,且与相邻的第一水孔连通;下水腔设置在第一水孔和第二水孔的上方,并与第二水孔连通;上水腔设置在下水腔的上方,并与下水腔和第一水孔连通,且上水腔包括出水口,出水口用于设置在气缸盖的排气侧。根据本发明的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能根据火力板的热负荷分布对火力板分区冷却,且能根据气缸盖的热负荷分布,对气缸盖自下而上分区冷却,以提升气缸盖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气缸盖和柴油机。
背景技术
气缸盖作为柴油机燃烧室的重要组成零件,工作时一方面长期承受高温高压燃气的交变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进排气道、冷却水腔及油道组织气、水、油等的流动,其结构非常复杂。且气缸盖不同部位工作介质不同,其表面温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随着柴油机向着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气缸盖承受的热负荷、机械负荷也越来越高。为确保气缸盖满足高指标柴油机的使用要求,气缸盖设计必须实现精准的、更优的冷却。
而现有的气缸盖冷却方式难以满足高热负荷、高指标、高可靠性的柴油机冷却的要求,冷却后气缸盖火力板的温度均匀性较差,且随着柴油机热负荷的不断升高,温度不均匀的问题更加突出。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气缸盖和柴油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用于气缸盖,所述气缸盖包括火力板和气阀座孔,所述气阀座孔包括进气阀座孔和排气阀座孔,相邻的气阀座孔之间形成鼻梁区,所述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包括:
多个第一水孔,所述第一水孔用于设置在所述火力板上,并从所述火力板的边缘朝向所述火力板的中心延伸入所述鼻梁区;
第二水孔,所述第二水孔用于设置在所述火力板上,并用于设置在所述排气阀座孔的周围,且与相邻的所述第一水孔连通;
下水腔,所述下水腔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孔和所述第二水孔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二水孔连通;
上水腔,所述上水腔设置在所述下水腔的上方,并与所述下水腔和所述第一水孔连通,且所述上水腔包括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用于设置在所述气缸盖的排气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17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柴油机的调速控制装置和船舶
- 下一篇:换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