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场跑道目标异物处置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4686.3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7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邵黎明;向召利;严正罡;张平;曹铁;周科杰;代稳;任军;魏锦鸿;李又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民航成都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H15/00 | 分类号: | E01H15/00;G01S17/86;G01S17/933;B25J9/00;B25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黄利萍 |
地址: | 611430 四川省成都市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场 跑道 目标 异物 处置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场跑道目标异物处置设备,包括:可移动本体和抓取装置、FOD三维重建装置、光电跟踪装置、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与控制中心通信连接,用于将控制中心发送的拾取机场跑道目标异物的控制指令和目标异物信息发送给可移动本体和光电跟踪装置,所述目标异物信息包括目标异物的位置和属性特征信息;所述可移动本体用于基于接收到的目标异物信息和所述光电跟踪装置的跟踪结果移动到目标位置;所述FOD三维重建装置用于在可移动本体移动到目标位置后,获取目标异物的图像信息,并基于所述目标异物的图像信息控制所述抓取装置对目标异物进行抓取。本发明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具有效率高、及时处理垃圾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场跑道FOD(Foreign Object Debris,即可能损伤航空器的某种外来的物质、碎屑或物体)处置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场跑道目标异物处置设备。
背景技术
机场跑道是机场的重要设施,机场跑道上的目标异物会影响机场跑道的安全性,为了保障机场跑道安全运行,需要对机场跑道实时检测。
目前机场跑道采用人工巡检的方式对机场跑道进行巡检,其巡检方式是每天进行4次人工面部巡视,每3个月进行一次道面步行检查,如果遇到目标异物就清理,但是这种人工巡检方式存在的工作量大,效率低等缺点。
随着雷达,摄像和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国内外相继出现了机场跑道目标异物的自动监测设备,但是处理目标异物仍然需要人工来完成,人工处理目标异物效率比较低,易遗漏、受环境影响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场跑道目标异物处置设备,包括:可移动本体和设置在可移动本体上抓取装置、FOD三维重建装置、光电跟踪装置光电跟踪装置、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与控制中心通信连接,用于将控制中心发送的拾取机场跑道目标异物的控制指令和目标异物信息发送给可移动本体和光电跟踪装置,所述目标异物信息包括目标异物的位置和属性特征信息;所述可移动本体用于基于接收到的目标异物信息和所述光电跟踪装置的跟踪结果移动到目标位置;所述FOD三维重建装置用于在可移动本体移动到目标位置后,获取可移动本体的当前所处的环境信息;所述抓取装置用于基于所述环境信息对目标异物进行抓取。
本申请提供一种机场跑道目标异物处置设备,由于使用了激光雷达和视觉摄像头进行目标检测,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机场跑道的目标异物。此外,由于使用机械手,基于机械手控制系统向机械手发出控制指令,使得机械手拾取机场跑道目标异物,并将目标异物放到目标异物箱,从而代替人工处理目标异物,相对于人工处理目标异物的方式更加方便、高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场道面目标异物处置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场道面目标异物处置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场跑道目标异物处置设备,包括:可移动本体1和设置在可移动本体1上的FOD三维重建装置5、光电跟踪装置6、抓取装置和通信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民航成都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未经民航成都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46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益光谱可调的宽带再生激光放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套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