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液压油循环工作的多行程液压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7391.1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5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兆友 |
主分类号: | F03C1/00 | 分类号: | F03C1/00;F16F15/08;F16F15/02;F01P5/02;F04D29/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液压油 循环 工作 行程 液压 发动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压油循环工作的多行程液压发动机,包括液压发动机主体,所述液压发动机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储油底座,所述储油底座的正下方设置有缓冲底座,所述缓冲底座的底部壁体固定连接有橡胶底层,所述储油底座的底部四角分别纵向固定连接有限位柱,四个所述限位柱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阻尼块,所述缓冲底座的顶部四角分别松开有T形挤压槽。该基于液压油循环工作的多行程液压发动机,通过设置的缓冲底座、橡胶底层、第一缓冲弹簧、限位柱、T形挤压槽、限位阻尼块、第二缓冲弹簧的相互配合可以方便对液压发动机主体进行缓冲减震,减震效果好,避免了震动对液压发动机主体使用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液压油循环工作的多行程液压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液压油循环工作的多行程液压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其种类包括如内燃机、外燃机、燃气轮机、电动机等,按照发动机燃料使用情况,可以将发动机分为两种,一种是汽油发动机,一种是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的体积比较小,质量轻,噪音也比较小,柴油发动机的体积比较大,动力强,经济性能好,噪音比较大,按照行程来划分,可以分为四行程内燃机和二行程内燃机,按照进气系统划分,可分为自然吸气发动机、涡轮增压发动机和机械增压发动机,然而现有的多行程液压发动机的风冷散热结构多为螺栓固定安装,对散热结构进行拆卸维护时较为麻烦,同时现有的多行程液压发动机的减震效果也较差,于是亟需一种基于液压油循环工作的多行程液压发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液压油循环工作的多行程液压发动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液压油循环工作的多行程液压发动机,包括液压发动机主体,所述液压发动机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储油底座,所述储油底座的正下方设置有缓冲底座,所述缓冲底座的底部壁体固定连接有橡胶底层,所述储油底座的底部四角分别纵向固定连接有限位柱,四个所述限位柱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阻尼块,所述缓冲底座的顶部四角分别松开有T形挤压槽,四个所述T形挤压槽的内腔底部壁体分别纵向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储油底座下表面的中部阵列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液压发动机主体的左侧设置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正面和背面的下端壁体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储油底座顶部左端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矩形空心筒,两个所述横板的顶部右端对称开设有固定插槽,两个所述矩形空心筒的顶部右端对称开设有固定槽,两个所述固定槽的内腔上端对称插设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复位弹簧,两个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对称设置有拉块,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左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插块,两个所述矩形空心筒的上表面中部对称开设有通槽,所述液压发动机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输油管,且输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油油泵,所述液压发动机主体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回油管,且回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回油油泵。
进一步的,四个所述限位柱的下端分别插设于四个T形挤压槽的内腔上端,四个所述限位阻尼块的底部分别与四个第二缓冲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并且限位阻尼块的侧壁与T形挤压槽内腔的侧壁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底部与缓冲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矩形空心筒的左端内部为空心结构,并且两个横板的右端分别插设于两个矩形空心筒的左端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与固定槽内腔的底部壁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固定插块的下端分别穿过两个通槽并分别插设于两个固定插槽的内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液压油循环工作的多行程液压发动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兆友,未经李兆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73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集成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橡胶加工机械专用减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