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气象信息的空调机组能耗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71789.2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1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王奔;姜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1/46 | 分类号: | F24F11/46;F24F11/58;F24F11/64;G06F16/2455;G06Q10/04;F24F110/10;F24F110/20;F24F130/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亚冠 |
地址: | 3111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气象 信息 空调 机组 能耗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象信息的空调机组能耗的优化方法,通过国家气象局的接口获得天气数据,根据进风的温度、含湿量、焓值和新风的温度,判定空调机组的工作模式;然后通过优化算法消除某个稳定工作模式下的偶然工作模式转换,最后通过输出优化状态设定加热器、制冷器和喷淋器的工作模式,并且计算最终的能耗。本发明通过气象数据的优化分析空调机组的工作模式,可以准确的计算出空调机组的每小时工作模式;通过优化算法消除模式频繁转换的小概率事件,大幅度减少空调机组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气水汽形态和空调温度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气象信息的空调机组能耗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控制系统以传感器网络作为基础,通过在中央空调集成各种温度和湿度的传感设备,收集各方面的数据信息,同时接入气象局的地理气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为生产车间创造精准的制造环境,切实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促进工厂节能减排,产生实际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对于传统的工业稳控,有着诸多的缺陷之处:
(1)每个厂方车间需要人工控制温度湿度,无法精准设置到指定的数值,而且带来额外的人力开销和出错几率;
(2)由于每天设置的温湿度是固定数值,无法反应天气气候对车间环境的影响,大量浪费电力能源和设备的损耗量;
可见中央空调的温湿度控制,对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如何提高温湿度控制的精准度、以及如何实现节能减排,是当前工业生产的迫切需求,也是降低碳排放实现绿色中国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基于气象信息的空调机组能耗优化方法。根据实时气象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分析计算如何设置制冷、制热以及喷淋过程,以达到降低系统的能源消耗。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空调机组的加热器、制冷器、喷淋器安装控制器,在每个出风口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每个出风口水汽的温度和湿度;选用具备控制和数据收发功能的处理芯片作为主控芯片,主控芯片通过控制加热器、制冷器和喷淋器上的控制器,实现加热器、制冷器和喷淋器的开关;主控芯片通过WIFI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发送给云端服务器,同时接收云端服务器对加热器、制冷器和喷淋器上控制器的控制信号;
步骤二、云端服务器从国家气象局的标准API接口获取气象数据,发送到主控芯片;
步骤三、云端服务器根据用户设置的新风温度tz和含湿量mz,通过设定阈值Δt计算该温度的负区间焓值h-=bqh(tz-Δt)、正区间焓值h+=bqh(tz+Δt)、正区间有效焓值h85=h+×0.85、取样最大焓值hG=max(h-,h85)、取样最小焓值hL=min(h_,h85)、负区间含湿量m-=bqd(tz-Δt)和正区间含湿量m+=bqd(tz+Δt),bqd表示含湿量,bqh表示焓值;含湿量和焓值的具体数值通过查询空气物性参数表得到;
步骤四、云端服务器根据从国家气象局的标准API接口获取气象数据,依据当前的进风温度t0、进风湿度m0、水汽焓值h0,判断空调机组的工作模式,其判断过程为:
加热模式仅加热器工作,加湿制冷模式下制冷器、喷淋器工作,除湿制冷模式下制冷器工作,待机模式加热器、制冷器、喷淋器均不工作;
云端服务器根据从国家气象局的标准API接口获取气象数据,对未来一天或是几天内空调机组的工作模式进行判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未经杭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17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