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卡车俘能板簧调节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8500.X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9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许恩永;何水龙;李玉刚;郑伟光;张平;唐竞;冯海波;林长波;展新;王善超;李骏;冯哲;周志斌;王方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4 | 分类号: | G01M1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张永强 |
地址: | 545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卡车 俘能板簧 调节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卡车俘能板簧调节测试系统,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和测试板,所述测试板垂直设置在底座上;以及,测试主体,所述测试主体安装在测试板上,测试主体包括板簧模块和蓄能模块,所述蓄能模块固定安装在板簧模块底部;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新能源卡车俘能板簧调节测试系统,可以将新能源车辆车架上的振动能量转换为电能进行重新回收,提升能量的利用率,并利用橡胶球囊配合的气体挤压效应来增强板簧的阻尼效果,削减传递振动水平,提升整车的舒适性,而且可以针对性的调节俘能板簧装置的减震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储能部件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能源卡车俘能板簧调节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卡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往往对车身底盘的减振操控性能有很高的要求。底盘上的减振元件包括了板簧、衬套和阻尼器等,在功能上,板簧可以配合阻尼器来极大程度地缓解前后车桥上的垂向载荷的冲击,但传统的板簧设计依然存在弊端,一方面,传统的板簧构形简单且较为笨重,阻尼性能调整往往局限于对板簧板间的摩擦片的调整,因而其阻尼参数调整手段和效果较差。另一方面,现有的板簧系统板簧的材质和紧致程度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且由于板簧要长时间处于循环高载的服役环境中,其维护以及前期制作、维修调整成本和周期都比较高。此外,随着汽车节能减排的技术追求的不断兴起,如何回收现有新能源卡车振动能量和提升车载电池的利用效率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新能源卡车稳定性较差,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对底盘的伤害较大,而且不同车辆性能不同,所需减震部件的减震参数也不同,很难调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卡车俘能板簧调节测试系统,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和测试板,所述测试板垂直设置在底座上;以及,测试主体,所述测试主体安装在测试板上,测试主体包括板簧模块和蓄能模块,所述蓄能模块固定安装在板簧模块底部。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能源卡车俘能板簧调节测试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板簧模块包括顶部板簧、中间板簧和底部板簧,所述顶部板簧、中间板簧和底部板簧均呈圆弧状结构且叠加弹性安装。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能源卡车俘能板簧调节测试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顶部板簧两端设置挂环,所述测试板上设置有一对凸轴,所述挂环分别对应凸轴并套装在凸轴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能源卡车俘能板簧调节测试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上固定焊接有管壳,所述管壳内自顶面凹陷形成有容置腔,容置腔内活动设置有撞击块,所述撞击块底部与容置腔底部通过弹簧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能源卡车俘能板簧调节测试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管壳外壁上设置有竖槽,所述竖槽顶部贯穿连通,撞击块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伸出竖槽,撞击块顶部与蓄能模块配合。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能源卡车俘能板簧调节测试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测试板上竖直设置有方槽,所述顶部板簧、中间板簧和底部板簧的同一端侧壁均设置有圆轴,所述圆轴穿过方槽。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能源卡车俘能板簧调节测试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顶部板簧和中间板簧之间通过圆轴挂设第一弹性件,所述中间板簧和底部板簧之间通过圆轴挂设第二弹性件。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能源卡车俘能板簧调节测试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蓄能模块包括阻尼器和安装座,所述阻尼器安装在支撑座底部,所述安装座弹性安装在阻尼器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85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