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持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0394.9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3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荣;虞积民;李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运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40 | 分类号: | B23B3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季承 |
地址: | 2012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持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夹持设备,用于安装工件,工件具有轴向环和径向环,径向环设置于轴向环的端部,径向环的内径小于轴向环的内径。夹持设备包括安装基座、定位件、内张紧套和外张紧套。定位件固定连接于安装基座并用于沿径向环的轴向抵接于径向环,能够限制工件的轴向移动;内张紧套用于穿设于径向环的通孔,并用于弹性抵紧于径向环的内周面;外张紧套用于套设于轴向环,并用于弹性抵紧于轴向环的外周面,能够将工件安装在内张紧套与外张紧套之间并进行夹持,固定工件的位置以便于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设备。
背景技术
薄壁工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等领域,能够有效减轻汽车零部件的重量,但薄壁零件的加工难度较高。在车床加工薄壁工件时由于零件壁厚较小,在加工时,受到外部的挤压容易变形,不易安装与定位。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加工工装夹具,通过设置于薄壁工件外周面的抱套对薄壁工件进行安装和定位,方便对薄壁工件的内周面进行加工。但存在的问题是,仅通过抱套与薄壁工件外周面之间的摩擦力进行夹持,在加工的过程中,薄壁工件易发生轴向运动,使待加工位置发生偏移,影响加工效果。
因此,亟需一种夹持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夹持设备,能够有效夹持待加工的工件,同时防止工件发生轴向偏移。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夹持设备,用于安装工件,上述工件具有轴向环和径向环,上述径向环设置于上述轴向环的端部,上述径向环的内径小于上述轴向环的内径;包括:
安装基座;
定位件,固定连接于上述安装基座并用于沿上述径向环的轴向抵接于上述径向环;
内张紧套,用于穿设于上述径向环的通孔,并用于弹性抵紧于上述径向环的内周面;
外张紧套,用于套设于上述轴向环,并用于弹性抵紧于上述轴向环的外周面。
作为一种夹持设备的优选方案,上述内张紧套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并具有第一松弛状态和第一抵紧状态,当上述内张紧套处于第一松弛状态时,上述内张紧套能够与上述径向环的内周面分离,当上述内张紧套处于第一抵紧状态时,上述内张紧套能够抵紧于上述径向环的内周面,上述夹持设备还包括调压组件,上述调压组件用于驱动上述内张紧套由第一初始状态转换为第一抵紧状态。
作为一种夹持设备的优选方案,上述调压组件包括拉杆、具有外锥面的锥形块、具有内锥孔的第一锁止套以及第一限位件,上述锥形块的外锥面与上述第一锁止套的内锥孔的孔壁贴合并位于上述第一锁止套的内锥孔内,上述第一锁止套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并弹性抵紧于上述内张紧套的内表面,上述拉杆连接于上述锥形块,并用于驱动上述锥形块沿上述内张紧套的轴向移动,上述第一限位件沿上述内张紧套的轴向与上述第一锁止套抵接。
作为一种夹持设备的优选方案,上述第一限位件为第一弹性件。
作为一种夹持设备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外张紧套,上述外张紧套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并具有第二松弛状态和第二抵紧状态,当上述外张紧套处于第二松弛状态时,上述外张紧套能够与上述轴向环的外周面分离,当上述外张紧套处于第二抵紧状态时,上述外张紧套能够抵紧于上述轴向环的外周面,上述调压组件用于驱动上述外张紧套由第二初始状态转换为第二抵紧状态。
作为一种夹持设备的优选方案,上述调压组件还包括具有外锥面的第二锁止套以及具有内锥孔的外壳,上述第二锁止套的外锥面与上述外壳的内锥孔的孔壁贴合并位于上述外壳的内锥孔内,上述第二锁止套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并弹性抵紧于上述外张紧套的外表面,上述第二锁止套能够相对于上述外壳沿上述外张紧套的轴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运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运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03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