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还原胺化酶及其制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0432.0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4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冯雁;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3/00 | 分类号: | C12P13/00;C12N9/10;C12N15/54;C12N15/70;C12N1/21;C12R1/1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徐迅;崔佳佳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还原 胺化酶 及其 制法 应用 | ||
1.一种体外还原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i)在还原胺化酶AcRedAm存在下,使得(S1)酮底物或醛底物与(S2)胺底物进行还原胺化反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还原胺化酶AcRedAm存在下,使式Z1所示的酮底物或醛底物和式Z2所示的胺底物进行还原胺化反应,从而形成式I所示的还原胺化产物:
其中
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亚烃基)-苯基,其中所述的取代指出一个或多个H原子被选自下组的取代基所取代:C1-C3烷基、C2-C4烯基、C2-C4炔基、C3-C6环烷基、卤素、或其组合;
R2为H或甲基;
或者R1和R2与相连的C原子共同构成取代或未取代的4-10元的杂环;
R3为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8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8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8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6-1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亚烃基)-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亚环烷基)-苯基,其中,所述的取代指出一个或多个H原子被选自下组的取代基所取代:C1-C3烷基、C2-C4烯基、C2-C4炔基、C3-C6环烷基、卤素、或其组合。
3.一种分离的或纯化的还原胺化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胺化酶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并且具有至少1个氨基酸突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还原胺化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变型的还原胺化酶在选自下组的位点具有突变: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207位、第214位、237位或其组合。
5.一种分离的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核苷酸编码权利要求3所述的还原胺化酶。
6.一种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含有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核苷酸。
7.一种遗传工程化的宿主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宿主细胞含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体,或其基因组中整合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核苷酸。
8.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的还原胺化酶或野生型还原胺化酶AcRedAm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它被用于催化还原胺化反应,或被用于制备催化还原胺化反应的催化制剂。
9.一种还原胺化酶体外合成雷沙吉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还原胺化酶或野生型还原胺化酶AcRedAm存在下,催化1-茚酮和炔丙胺进行反应,从而生成雷沙吉兰。
10.一种进行还原胺化反应的反应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体系包括:
(S0)权利要求3所述的还原胺化酶或野生型还原胺化酶AcRedAm;
(S1)酮底物或醛底物;
(S2)胺底物;和
(S3)任选的NADPH或NADPH再生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04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