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多肽和IgNAR恒定区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4102.9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6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凌;冯波;陈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福宸百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厦门联合呼吸健康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07K16/42;C07K16/06;G01N33/543;G01N33/58;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温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多肽 ignar 恒定 克隆 抗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多肽,由多肽N1、多肽N2、多肽N3中任意两种或三种混合得到;其中多肽N1,其氨基酸序列为GKPTSVNVSVVLSDI;多肽N2,其氨基酸序列为TEEQRVNGFLQ;多肽N3,其氨基酸序列为LIRSTNKSHGKPT。本发明还公开了IgNAR恒定区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制备多肽,将多肽分别与KLH耦联,制备免疫原,按比例混合后注射入免疫动物的体内,得到IgNAR恒定区多克隆抗体血清;对IgNAR恒定区多克隆抗体血清进行亲和纯化,得到多克隆抗体。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本发明多克隆抗体进行鲨鱼血清效价的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特异性识别条纹斑竹鲨IgNAR恒定区的多克隆抗体,可以用于鲨鱼血清效价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合成多肽,IgNAR恒定区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其的鲨鱼血清效价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抗体药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然而传统抗体存在许多缺点,开发新型的抗体成为了热门的研究领域。纳米抗体在近些年是研究的热点,这类抗体目前只在骆驼科和软骨鱼类中发现。其中在鲨鱼体内天然存在缺失轻链的的免疫球蛋白新抗原(Ig new antigenreceptor,IgNAR),包括5个恒定区和1个可变区,此类抗体的可变区结构域(Variableparts of IgNARs)具有完整的抗原结合能力,被称为重链抗体、单链抗体或者纳米抗体。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对免疫后鲨鱼血清效价功能进行评价,然而目前只有针对护士鲨恒定区的鼠单抗,鲨鱼种类繁多,抗体序列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开发特异识别条纹斑竹鲨IgNAR的抗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合成多肽,可用于制备IgNAR多克隆抗体;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可用于特异性检测条纹斑竹鲨IgNAR恒定区,且用于鲨鱼血清效价的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多肽,由多肽N1、多肽N2、多肽N3中任意两种或三种混合得到;其中多肽N1,其氨基酸序列为GKPTSVNVSVVLSDI;多肽N2,其氨基酸序列为TEEQRVNGFLQ;多肽N3,其氨基酸序列为LIRSTNKSHGKPT。
优选的,采用多肽N1和多肽N2分别与KLH进行耦联后按质量比1:(0.25~3)混合,或者多肽N1和多肽N3分别与KLH进行耦联按质量比1:(0.25~3)混合,或者多肽N2和多肽N3分别与KLH进行耦联后按质量比1:(0.25~3)混合,或者多肽N1、多肽N2、多肽N3分别与KLH进行耦联后按质量比1:(0.25~3):(0.25~3)混合。
进一步的,多肽N1和多肽N2按质量比1:1混合,或者多肽N1和多肽N3按质量比1:1混合,或者多肽N2和多肽N3按质量比1:1混合,或者多肽N1、多肽N2、多肽N3按质量比1:1:1混合。
本发明还公开了IgNAR恒定区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上述的多肽N1、多肽N2、多肽N3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
S2.将步骤S1中制备的多肽分别与KLH耦联,制备免疫原,按比例混合后注射入免疫动物的体内,得到IgNAR恒定区多克隆抗体血清。
S3.对IgNAR恒定区多克隆抗体血清进行亲和纯化,得到多克隆抗体。
优选的,步骤S2的具体过程为:
S21.将选取的多肽分别与KLH进行耦联制成免疫原;将耦联后的多肽按质量比混合得到合成多肽。
S22.初次免疫:将合成多肽与弗氏完全佐剂混合,经注射器乳化充分,形成油包水的乳浊液,皮下和肌肉多部位注射入免疫动物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福宸百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厦门联合呼吸健康研究院,未经厦门福宸百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厦门联合呼吸健康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41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建筑通暖的空调热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锻造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