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镦机动模架多工位位移驱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1916.5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9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黄雄斌;林珊珊;林一良;王金龙;王镇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波贵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9/18 | 分类号: | B21J9/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黄斌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 模架多工位 位移 驱动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镦机动模架多工位位移驱动机构,包括一曲柄摆杆机构、一凸轮板、一连杆和动模架;所述凸轮板上具有沿水平方向上开设的凸轮槽,所述凸轮槽是在垂直方向上错位且连续的多段阶梯槽,所述连杆的下端通过一滚轮安装在所述凸轮槽内,所述连杆的上端具有水平导向机构,所述动模架的下端活动安装在所述水平导向机构内,所述凸轮板在水平方向上的往返动作带动所述连杆沿所述凸轮槽作往返动作,进而带动所述动模架在垂直方向做间歇式的往返运动;以实现动模架在垂直方向上的多工位间歇式位移的精确控制,进而实现了触点新成型工艺的多工位动作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镦成型设备或打头机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冷镦机动模架多工位位移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继电器所使用的双复合触点的加工通常由通用冷镦机来实现。现有通用冷镦机的动模架驱动机构如图1所示,其动作过程是:驱动凸轮101在其他传动机构的作用下,绕支点O’转动,在驱动凸轮101从其凸轮轮廓的小径部分进入大径部分时,驱动凸轮101推动前推滚轮块105的滚轮并压缩下移位误差吸收弹簧106使得导杆102沿着支点随槽摆块104的导向方向顶住随槽摆杆导块107,从而推动摆杆109绕支点A’向下摆动,从动摆杆111跟随向下摆动,从而使得带槽连杆110向下移动,带槽连杆110带动动模架20沿主滑块112内的主滑块导向槽113向下移动,当固定在动模架20上的下移限位螺栓201碰到主滑块112时,固定在动模架20上的一模22对准定模基准位21,动模架20完成向下位移动作;但由于摆杆109、带槽连杆110、从动摆杆111及机床床身构成的四连杆机构的运动轨迹特性及实际零件的加工精度影响,当驱动凸轮101转动到凸轮轮廓的大径部分时,导杆102会继续前推,连杆110及摆杆109在下移限位螺栓201的作用下要保持位置不变,下移位误差吸收弹簧106被压缩,设备的动模组进入一模成型工位静止状态(如图2-1所示),此时主滑块导向槽113与动模架20的导向部分、主滑块112的导向部分与床身导向机构114,由于下移位误差吸收弹簧106通过机构施加在下移限位螺栓201与主滑块112上的压力,使得导向机构的侧向受力,会影响成型精度,也易造成过早磨损,影响触点成型稳定性。
一模成型完成后,驱动凸轮101继续绕支点O’转动,驱动凸轮101从其凸轮轮廓的大径部分进入小径部分时,驱动凸轮101推动回拉滚轮103使得导杆102沿着支点随槽摆块104的导向方向向右回缩,导杆102通过上移位误差吸收弹簧108推动摆杆109支点B1处的随槽摆杆导块107,使得摆杆109绕支点A’向上摆动,从动摆杆111跟随向上摆动,从而使得带槽连杆110向上移动,带槽连杆110带动动模架20沿主滑块112内的主滑块导向槽113向上移动,当固定在主滑块112上的上移限位螺栓202碰到动模架20上端面时,固定在动模架20上的二模23对准定模基准位21,动模架20完成向上位移动作。当驱动凸轮101转动到凸轮轮廓的小径部分时,导杆102会继续后缩,此时连杆110及摆杆109在上移限位螺栓202的作用下要保持位置不变,上移位误差吸收弹簧108被压缩,此时设备的动模组进入二模成型工位静止状态(如图2-2所示),此时主滑块导向槽113与动模架20的导向部分、主滑块112的导向部分与床身导向机构114,由于上移位误差吸收弹簧108通过机构施加在上移限位螺栓202与动模架20上的压力,使得导向机构侧向受力,会影响成型精度,也易造成过早磨损,影响触点成型稳定性。
现有的通用冷镦机动模架驱动机构只能实现上下两个工位的精确限位静止状态来满足触点冷镦成型的动作需求,不能实现动模架的三工位及以上的多工位间歇式移动的触点新成型工艺动作需求,随着继电器所使用的双复合触点对银层的分布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两工位镦制工艺已难以满足这些触点的镦制要求,故需开发一个多工位的触点连续镦制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冷镦机动模架多工位位移驱动机构,其可实现动模架在垂直方向上的多工位间歇式位移的精确控制,进而实现了触点新成型工艺的多工位动作要求。
具体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波贵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波贵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19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