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冶金氧压浸出高硫渣回收硫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4854.3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1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湛;张明英;程利山;师谦;刘广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聚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033 | 分类号: | C01B17/033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地址: | 7143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冶金 浸出 高硫渣 回收 工艺 | ||
1.一种湿法冶金氧压浸出高硫渣回收硫的工艺,该工艺采用湿法冶金氧压浸出高硫渣回收硫的装置,所述的湿法冶金氧压浸出高硫渣回收硫的装置包括皮带输送机(1),皮带输送机(1)通过第一螺旋输料器(2)给干燥机(3)的进料口输送高硫渣,干燥机(3)的出料口通过第二螺旋输料器(4)与管链输送机(5)的输入端相连供料,管链输送机(5)的输出端通过带有进料阀(6)的管道与萃取罐(7)顶部的进料口相连;
所述的萃取罐(7)顶部的二氧化碳进口阀(8)与液态二氧化碳存储罐(9)的出液口相连;萃取罐(7)顶部的萃取相出口阀(10)通过管道依次与接收分离罐(11)和缓冲罐(12)相连,缓冲罐(12)通过压缩机(13)与液态二氧化碳储存罐(9)的进液口相连;
所述的二氧化碳进口阀(8)通过管道伸入至萃取罐(7)内的高硫渣内部,所述的萃取相出口阀(10)通过管道与位于萃取罐(7)内的高硫渣上方的第一精密过滤器(27)相连;
该工艺的过程包括:
高硫渣经过干燥机(3)干燥后,通过管链输送机(5)送入萃取罐(7),向萃取罐(7)中通入液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在萃取罐(7)中调节至超临界状态,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方法脱除高硫渣中的单质硫;
萃取完成后的萃取相从萃取罐(7)进入接收分离罐(11)和缓冲罐(12),萃取相中的二氧化碳在接收分离罐(11)和缓冲罐(12)中调节至非超临界状态,经过接收分离罐(11)和缓冲罐(12)分离后的非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以气态形式从缓冲罐(12)顶部排出,再通过压缩机(13)压缩成液态后进入液态二氧化碳储存罐(9)中储存;
所述的非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分离完成后,所述的接收分离罐(11)内和缓冲罐(12)内的压力降至常压,经过接收分离罐(11)和缓冲罐(12)分离后留存在罐底的单质硫的萃取物,经过接收分离罐(11)和缓冲罐(12)的温度调节以液态形式从底阀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冶金氧压浸出高硫渣回收硫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的工艺条件为:萃取罐内的温度为31.1~65℃、压力为7.39MPa~15.9Mpa,使得二氧化碳保持在超临界状态;萃取时间为60~240min;所述的接收分离罐内和缓冲罐内在接收分离时的温度为0~30℃,压力为常压~7Mpa,使得二氧化碳保持在非超临界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冶金氧压浸出高硫渣回收硫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态二氧化碳存储罐(9)的出液口与萃取罐(7)顶部的二氧化碳进口阀(8)之间沿着二氧化碳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出口总阀(14)、液态二氧化碳流量计(15)、柱塞泵前阀(16)、柱塞泵(17)和第一止回阀(1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冶金氧压浸出高硫渣回收硫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萃取罐(7)顶部的二氧化碳进口阀(8)还与带有进系统阀(19)的气态二氧化碳钢瓶(20)相连;所述的缓冲罐(12)与压缩机(13)之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放空阀(21);在进行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方法之前,采用气态二氧化碳排出所述的湿法冶金氧压浸出高硫渣回收硫的装置中的空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冶金氧压浸出高硫渣回收硫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萃取罐(7)顶部的萃取相出口阀(10)通过带有萃取相进口控制阀(22)的管道与接收分离罐(11)相连,接收分离罐(11)通过带有出口减压阀(23)和缓冲罐进口阀(24)的管道与缓冲罐(12)相连,缓冲罐(12)通过带有缓冲罐出口阀(25)的管道与压缩机(13)相连,且该管道位于缓冲罐(12)内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精密过滤器(26);与所述的二氧化碳进口阀(8)、萃取相出口阀(10)、出口减压阀(23)和缓冲罐出口阀(25)相连的管道上均设置有阀后伴热带(4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冶金氧压浸出高硫渣回收硫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机(3)为空心螺旋连续干燥机,干燥机(3)上还设置有引风机(28)、低压蒸汽进口阀(29)、低压蒸汽出口阀(30)和温度计(40);所述的管链输送机(5)上设置有给料管控温夹套(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聚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聚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48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