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加弹生产过程中预网络区丝束张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96500.2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2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柱;袁正平;沈建根;孔洋;沈健;黄通旭;李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1/02 | 分类号: | D02G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辛自豪 |
地址: | 21522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生产过程 网络 丝束 张力 方法 | ||
1.一种降低加弹生产过程中预网络区丝束张力的方法,加弹生产的原料为添加色母粒的双组份涤纶复合丝,其特征在于:加弹生产工序中导丝管与预网超喂罗拉皮辊W0之间采用可转动的导丝器,丝束运行过程中可转动的导丝器被带动沿丝束运行方向旋转,从而使预网超喂罗拉皮辊W0与预网喷嘴之间的预网络区丝束张力保持在2.5~5cN之间;
连续加弹生产1年后预网超喂罗拉皮辊W0和预网喷嘴之间的预网络区丝束张力仍保持在2.5~5cN之间;
丝束运行的速度为500~600m/min;
色母粒为黑色母粒;
黑色母粒中碳含量不低于13wt%;
可转动的导丝器为葫芦型可旋转的导丝器或圆筒状可旋转的导丝器;
葫芦型可旋转的导丝器包括导丝器主体和导丝器外壳;导丝器主体包括导丝器轴和类葫芦状部件,类葫芦状部件由顺序连接的圆台A、圆台B、圆台C和圆柱D组成,圆台A的大端与圆台B的大端连接且彼此直径相等,圆台B的小端与圆台C的小端连接且彼此直径相等,圆台B的大端与圆台C的大端直径相等,圆台C的大端与圆柱D一端连接且彼此直径相等,圆柱D另一端开有与圆孔,圆孔中固定安装有滚动轴承,导丝器轴固定安装在滚动轴承的内圈中;导丝器外壳由矩形板以及分别与矩形板同一侧两边缘相连的两个开有通孔的圆板构成,一个圆板上通孔的直径略大于导丝器轴的直径,另一个圆板上通孔的直径略大于圆台B的大端直径;
圆筒状可旋转的导丝器包括空心类圆柱形筒和安装在空心类圆柱形筒内部的导丝器轴,空心类圆柱形与空心圆柱形的区别仅在于两端部的外径大于中部的外径,导丝器轴上装有两个滚动轴承,两个滚动轴承的外圈分别与空心类圆柱形筒两端非最大内径处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双组份涤纶复合丝为190分特/108F双组份涤纶复合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类葫芦状部件的材质为铝合金,且表面采用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碳进行等离子喷涂,导丝器轴的材质为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空心类圆柱形筒的材质为不锈钢,且表面采用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碳进行等离子喷涂,导丝器轴的材质为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等离子喷涂所使用的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6: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类葫芦状部件表面或空心类圆柱形筒表面喷涂的涂层硬度为950~1000HRV,涂层厚度为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65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