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元共混可降解插层抗菌高透保鲜膜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00215.3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5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潘艳芳;张洁;贾晓昱;陈兰;赵志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29/04;C08L67/04;C08K9/12;C08K9/04;C08K3/22;C08K3/34;C08K9/02;C08K3/26;C08K3/36;C08K5/098;C08K3/16;C08J5/1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韩晓梅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元共混可 降解 抗菌 保鲜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元共混可降解插层抗菌高透保鲜膜,其原料组分及重量份数为:四元共混可降解保鲜膜基材100份、缓释纳米插层抗菌助剂1~2份、透气助剂2~5份、降解促进助剂1~2.5份。本发明制得的四元共混可降解插层抗菌高透保鲜膜,机械及力学性能良好、成膜韧性及稳定性提高,集保湿透气、纳米抗菌、快速降解功能为一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控性,便于工业化生产,用于生鲜食品的气调防霉保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四元共混可降解插层抗菌高透保鲜膜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温度、湿度、气体和防腐是果蔬保鲜的4大决定因素。低温+气调贮藏效果好,但机械气调(CA)对投资成本、设备要求高,不适于我国国情。利用果蔬呼吸作用与保鲜膜透气性之间的平衡形成低O2、高CO2微环境的自发气调(MA),具有简易节能、投资规模小、保鲜效果好等优点。MA技术支撑点在于保鲜膜。随着当前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强稳定性塑料的大量使用,导致环境中废弃物以惊人速度积累,给人类生活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危害。开发新型可降解保鲜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聚乳酸(PLA)是一种可完全降解的脂肪族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废弃后可在微生物、水、酸、碱等作用下分解为CO2和H2O,其制品在酶的作用下降解为乳酸,可实现循环使用。由于其优良的生物降解性和相容性,PLA成为未来最有希望撼动石油基塑料传统地位的降解材料。但同时其脆性高、韧性差(断裂伸长率不足10%)、疏水及阻隔性高等特点也限制了其单独使用。采用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可改善PLA的成膜韧性,但同时会降低其力学强度,且PBAT含芳香族部分,降解周期相对延长。聚乙烯醇(PVA)价格低廉、生物相容性及降解性良好,通过分子羟基与聚酯分子中的羰基形成氢键可改善PLA材料的疏水性、脆性及降解性。但由于结构差异同时带来相分离现象,而聚己内酯(PCL)作为增溶剂在共混物中主要是减小两相之间的界面张力,提高分散相的稳定性和分散程度。由于PLA和PBAT均含有极性酯键,且PBAT含柔性的碳链段,因而对增溶剂的要求是含有极性键。
此外,PLA的高阻隔性使得果蔬采后呼吸产生的乙烯和CO2无法实现膜内外气体交换,乙烯富集在保鲜袋内加速果蔬成熟和衰老、高浓度的CO2引发果蔬腐烂及褐变。加之含大量酯键的PLA亲水性和透湿性差,果蔬呼吸产生的水分富集更易滋生病原微生物引发腐烂。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成膜性能良好,集保湿、气调、抗菌功能一体化的可降解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通过检索,发现如下几篇与本发明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1、含天然抗菌成分的聚乳酸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6832379 B),利用纳米铜改性聚乳酸吹塑得到薄膜,进一步涂覆无花果枝条提取物天然抗菌涂层,再经紫外照射后得到最终聚乳酸保鲜膜成品。该专利解决了传统高温制膜对天然易挥发抗菌剂的损耗问题。但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①成膜基材为聚乳酸,单独使用脆性高、成膜韧性差、极易弯曲变形。
②气体阻隔性强,乙烯、O2和CO2等无法实现膜内外气体交换,用于果蔬保鲜不易形成自发气调效果,甚至产生气体伤害。
③聚乳酸中含大量酯键,亲水性和透湿性差,保鲜膜内易结露,导致微生物滋生引发果蔬腐烂。
2、一种利用冰乙酸溶解制备食品级聚乳酸薄膜的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9734939B),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将聚乳酸颗粒与食品级冰乙酸混合溶解,再将溶解液倒在玻璃板或不锈钢板涂抹均匀,待成膜干燥后得到聚乳酸薄膜,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可降解性,可直接与食品接触使用。存在问题如下:
①采用溶解液倒板方法制备聚乳酸膜,虽制备过程简单,但仅限于小试研究,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0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巡检机房的智能设备和系统
- 下一篇:食用菌专用可降解保鲜膜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