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污染羽分析污染场地地下水苯系物空间分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3745.3 | 申请日: | 2021-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4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周艳;邓绍坡;姜登登;丁达;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72;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潘卫锋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污染 分析 场地 地下水 苯系物 空间 分布 方法 | ||
1.基于污染羽分析污染场地地下水苯系物空间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污染场地分析:
S1-1、对污染场地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分析,对污染场地的主要污染区域进行划分,对污染场地的污染时间进行测算,对污染场地所处的气候环境进行分析;
S1-2、对污染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获取污染场地地层划分参数以及土壤组成参数,对地下水水位进行监测,分析水力坡度、径流速度及地下水流向;
S2、监测井布设:
根据污染场地水文地质分析结果,基于监测井目标取样深度及可操作性在污染场地范围10m内的含水层布设15-20口监测井,所述监测井为通井,监测井井深10m,筛管位置设置为-1~-9.5m;
S3、地下水样品采集:采用低流量技术进行洗井和地下水取样,取样口在地面以下2-8米设置若干个,从输水管线的出口直接采集水样;
S4、确定监测指标及微生物降解指示指标:
选择若干种水样中的苯系物作为地下水有机污染物自然衰减识别的代表性监测指标,氧化还原电位表征地下水氧化还原性状态作为微生物降解指示指标;
S5、样品分析测试:
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仪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色谱柱为DB-VRX石英毛细管柱,调谐模式为DFTPP调谐,其中,色谱载气条件为高纯氦气,流速为1-1.5mL/min,以15:1分流进样,前进样口温度为200-240℃,柱箱温度为40℃,并在40℃条件下保持2min,随后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50℃保持3min,质谱条件为离子源温度230℃,接口温度为250℃,溶剂延迟时间为0.5min,离子检测SCAN模式;
S6、数据处理:
使用Excel和Origin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图件绘制,利用克里金空间插值方法对苯系物含量进行插值分析,利用EVS-Pro软件绘制苯系物浓度空间分布,采用Pearson相关性系数法对氧化还原电位和苯系物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苯系物的污染羽面积,对地下水层中苯系物的污染羽特征进行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所述的基于污染羽分析污染场地地下水苯系物空间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采集水样的出水流速为40-100mL/min,使水样流入地下水样品瓶中,水样在样品瓶中过量溢出,形成凸面,拧紧瓶盖,颠倒地下水样品瓶,观察3-5秒,去除瓶内气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所述的基于污染羽分析污染场地地下水苯系物空间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取样口为5个,取样周期为1年,共设有4个取样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所述的基于污染羽分析污染场地地下水苯系物空间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苯系物为4中,分别为苯、甲苯、乙苯、二甲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所述的基于污染羽分析污染场地地下水苯系物空间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样品分析前,在采样瓶中添加内标标准溶液或者替代物标准溶液,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水样测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所述的基于污染羽分析污染场地地下水苯系物空间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还包括进行空白加标实验和平行实验,空白加标实验每个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偏差为0-20%,回收率为70-130%;平行实验样品的相对百分偏差为0-30%,水样的基质加标回收率为70-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37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