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V2X的车辆避障系统、平台构架、方法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4949.9 | 申请日: | 2021-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3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H04L67/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黄河 |
地址: | 4000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v2x 车辆 系统 平台 构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V2X的车辆避障系统、平台构架、方法及车辆。系统包括:感知模块,用于获取车况信息、路况信息和障碍物信息;车用无线通信模组,用于获取对应的网络交互信息;信息处理模块,用于计算生成自车的行车避障信息,并分发行车避障信息至对应的功能模块执行其避障能力,以动态调整自车的行车避障策略,并辅助调整其他车辆的行车避障策略。本发明还相应的公开了基于V2X的车辆避障平台构架、方法及车辆。本发明的车辆避障系统能够辅助实现非网联车辆、智能网联车辆以及自动驾驶车辆的协同避障,从而能够辅助提升车辆协同避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V2X的车辆避障系统、平台构架、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日常生活中的汽车正发生着重要的变化,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汽车行驶速度更快、体验要更舒适,而且要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智能性。随着车辆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发展进程,对智能交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加速了V2X(Vehicle to Everything,车用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与落地。V2X技术包括车辆与车辆通信(车车通信,V2V),车辆与行人、骑行者通信(车人通信,V2P),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通信(车路通信,V2I),以及车辆与云端服务通信 (车云通信,V2N)等通信交互。
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为驾驶员进行路况预警,避开拥堵路段选择最佳行驶线路,就是V2X技术发挥作用的场合。例如,公开号为CN109087503B的中国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基于V2X的车车协同系统》,其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及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云端数据采集模块、车身控制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远车数据、车身CAN数据、GPS数据与惯性导航系统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按协议生成指定格式消息,处理数据采集模块及高精地图模块获取的数据,进行协同驾驶规划,将驾驶指令发送给车身控制模块,将警告及引导发送到人机交互模块。
上述现有方案中的车车协同系统也是一种协同避障系统,其通过感知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获取车况、路况数据,通过车路协同云平台(云端数据采集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进行计算分析,以解决车车协同时车辆间复杂的信息交互。但是,现有协同避障系统的场景过于理想化,其要求参与协同避障的车辆具备完全的智能网联能力,并能够基于设定的行车避障策略完成避障,而未考虑非网联车辆(不具备通信能力的车辆)或自动驾驶车辆的驾驶行为对协同避障规划方案的影响,使得非网联车辆或自动驾驶车辆不仅无法参与协同避障,还会影响其他车辆的避障效果。也就是说,现有方案仅适用于智能网联车辆的避障,而无法有效应用于非网联车辆和自动驾驶车辆的避障,导致车辆协同避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不好。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适应于非网联车辆、智能网联车辆以及自动驾驶车辆的避障系统是亟需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辅助实现非网联车辆、智能网联车辆以及自动驾驶车辆协同避障的车辆避障系统,从而辅助提升车辆协同避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V2X的车辆避障系统,包括:
感知模块,用于获取车况信息、路况信息和障碍物信息;
车用无线通信模组,用于与其他车辆、道路基础设施和/或车路协同云平台进行通信,并获取对应的网络交互信息;
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车用无线通信模组的网络交互信息,以及感知模块的车况信息、路况信息和障碍物信息计算生成自车的行车避障信息;
所述行车避障信息包括用于自车自动驾驶和/或智能辅助驾驶的驾驶控制信息、用于车间通信交互和/或上传至车路协同云平台供其他车辆获取的行驶交互信息,以及用于指导自车避障行驶和/或辅助其他车辆避障行驶的避障预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49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铺布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晶玻璃半成品的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