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07628.4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4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秀;杜景峰;张建;吴闯;周希泉;贾盛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H02K9/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胡野 |
地址: | 118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新能源 汽车 驱动 电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竖向滑动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电机座下方的支撑架内槽中水平设有下撑座;所述电机座的下端垂直设有竖向轴杆,竖向轴杆的下端滑动穿过下撑座。本发明当受到振动时,电机座将在缓冲杆和缓冲弹簧的共同作用下往复移动,而在电机座往复移动的过程中,从而能够对电机座在受到突然冲击的瞬间能够形成保护,并且在往复振动减缓的过程中可进行间歇性防护,以便于阻挡异物进入,形成有效保护,解决减振构件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易产出大量热量,从而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转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
背景技术
电动机在发生共振时,会使绕组绝缘和轴承寿命缩短,影响滑动轴承的正常润滑,振动力促使绝缘缝隙扩大,使外界异物侵入其中,造成冲击击穿损害。
然而,现有的电机虽然配备减振构件,但是电机在往复减振的过程中,易受到因往复振动而带来的异物冲击损害,而同时减振构件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易产出大量热量,从而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其具有电机座、竖向轴杆和水平轴杆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在减振的同时,起到散热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带动侧护板实现保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具体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竖向滑动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电机座下方的支撑架内槽中水平设有下撑座;所述电机座的下端垂直设有竖向轴杆,竖向轴杆的下端滑动穿过下撑座;所述电机座的底部横向转动安装有水平轴杆;所述支撑架的前端竖向滑动安装有侧护板;所述侧护板后侧的支撑架左右两端立板之间横向转动安装有转换轴杆。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左右两端的立板中部分别开设有竖向的行程孔;所述行程孔外侧的立板上沿孔边沿设有竖向的导向沿块;所述支撑架左右两端立板的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顶卡板;所述侧护板外侧的立板内侧壁上设有竖向的导向卡块;所述行程孔内侧的立板上竖向设有内齿板。
可选地,所述电机座为门状结构,电机座的上端铺设有格栅撑板;所述电机座左右两端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分流块,分流块为尖锥端结构;所述电机座的左右两端底部分别设有竖向的缓冲杆;所述缓冲杆上套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电机座左右两端的前端竖向设有内转换齿块,所述下撑座为工字状结构,下撑座的左右两端为撑块,缓冲杆的下端滑动穿过撑块,所述竖向轴杆的中部靠上处设有蜗轮;所述蜗轮下方的竖向轴杆上设有竖向扇轮。
可选地,所述水平轴杆的中部设有蜗杆,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水平轴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内齿板相啮合;所述蜗杆左右两侧的水平轴杆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水平扇轮,所述转换轴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转换齿轮,转换齿轮的内侧与内转换齿块相啮合,所述侧护板内侧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外转换齿块,外转换齿块的内侧与转换齿轮相啮合。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当受到振动时,电机座将在缓冲杆和缓冲弹簧的共同作用下往复移动,而在电机座往复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内转换齿块可带动侧护板反向移动,即电机座下移,侧护板上移,从而能够对电机座在受到突然冲击的瞬间能够形成保护,并且在往复振动减缓的过程中可进行间歇性防护,以便于阻挡异物进入,形成有效保护。
2、本发明中导向卡块和内齿板相配合,可引导侧护板竖向移动,以便于在受到振动时,侧护板能够随振动往复伸出,以便于起到部分防护的能力,能够有效的保护驱动电机免受异物的撞击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76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