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用救生装置及救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16615.3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8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明;孙墨林;黄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9/01 | 分类号: | B63C9/01;B64C39/02;B64D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李宇翔 |
地址: | 524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救生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船舶用救生装置,包括无人机(3),所述无人机(3)的底部设有夹持组件(2),所述夹持组件(2)的下方通过夹持杆件(27)夹持有救生组件(1),所述救生组件(1)具有救生基体(11),
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基体(11)为U形结构,所述救生基体(11)的U形结构开口端设有推力组件(12),所述救生基体(11)的上部两侧设有辅助救生件(13),所述救生基体(11)的内侧面上设有扣搭环(17),所述扣搭环(17)横向和纵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纵向两个相邻的所述扣搭环(17)上扣搭连接有第一弹性条(14)的两端部 ,所述救生基体(11)的内侧面上还设有若干个弹簧扣(16),两个所述弹簧扣(16)上活动连接有第二弹性条(15)的两端部,所述第二弹性条(15)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弹性条(15)穿过所述第一弹性条(14);
所述辅助救生件(13)为方形中空结构,所述辅助救生件(13)的上端部设有辅助浮盖(113),所述辅助浮盖(113)的下表面边缘与所述辅助救生件(13)的上表面边缘密封卡接,所述辅助救生件(13)的内部设有交错设置的支撑网板(112),两个相邻所述支撑网板(112)之间设有隔板(118);
所述夹持组件(2)包括控制基体(21),所述控制基体(21)具有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控制基体(21)的内部设有液压推杆(22),所述液压推杆(22)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吊环(26),所述液压推杆(22)的下端部设有齿条(23),所述齿条(23)的下方设有第二辅助齿轮(28),所述齿条(23)的两侧设有弧形齿轮(24),所述弧形齿轮(24)的一侧同轴设有第一辅助齿轮(25),第一辅助齿轮(25)与所述第二辅助齿轮(28)相啮合,所述弧形齿轮(24)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夹持杆件(27);
所述推力组件(12)具有圆筒结构,所述推力组件(12)的侧面下方开设有进水口(116),所述推力组件(12)的一底面与所述救生基体(11)相连接,所述推力组件(12)的另一底面设有拦截网(115),所述推力组件(12)的内部设有电机(18)和蓄电池(19),所述蓄电池(19)和所述电机(18)电性连接,所述电机(18)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转叶(110);
所述吊环(26)的上方连接有无人机(3),所述无人机(3)的下方设有稳定网片(31),所述稳定网片(31)具有圆台状结构,所述稳定网片(31)的小径端为第一连接端(32),所述稳定网片(31)的大径端为第二连接端(33),所述稳定网片(31)的第一连接端(32)与所述控制基体(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稳定网片(31)的第二连接端(33)与所述无人机(3)的底面固定连接;
所述辅助救生件(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件(114),所述加强件(114)具有支撑中杆(120),所述支撑中杆(120)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强杆(119),所述支撑中杆(120)和所述加强杆(119)都具有半圆柱杆中空杆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用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14)的底部设有魔术贴毛面,所述救生基体(11)上设有魔术贴勾面。
3.基于权利要求1-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船舶用救生装置的一种救生方法,步骤如下:
-当船舶(5)遇难时,船舶(5)向其甲板上的无人机(3)发出执行救援命令的同时,也向卫星(4)发出求救信号,卫星(4)再将信号传递给附近的救援船舶,无人机(3)飞到空中,先执行搜寻救生组件(1)的程序,控制单元控制夹持组件(2)内部的液压推杆(22)向下运动,使夹持杆件(27)处于打开的状态,当到达救生组件(1)位置后,控制单元再次控制夹持组件(2)内部的液压推杆(22)向上运动,实现对船舶(5)甲板上的救生组件(1)的夹持,随后无人机(3)执行搜救落水人员(6)的程序,当到达落水人员(6)上方时,将救生组件(1)投入水中;
-当落水人员(6)拿到救生组件(1)以后,将自己的身体用第二弹性条(15)与救生基体(11)绑定,并且可以通过开启救生基体(11)上的电源开关(111),来实现自身的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66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