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取代苄氧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16924.0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6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韩林汝;刘旭锋;乔丽;刘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9/20 | 分类号: | C07D209/20;A01N43/38;A01P3/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龚如朝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苄氧基 酰胺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N‑(取代苄氧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N‑(取代苄氧基)酰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式(I)中,n为1‑3的整数,R为C1‑C3烷基、取代噻唑、苯基或取代苯基;所述的取代噻唑的取代基为卤素,取代苯基的取代基为C1‑C5烷基、腈基或卤素。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所得的45个目标产物进行了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A9和A11化合物在50μg/mL的浓度下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抑制率均超过了70%;A5化合物在50μg/mL的浓度下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超过了70.0%以上;B5化合物在50μg/mL的浓度下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超过了60%;C1化合物在50μg/mL的浓度下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超过了7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与药物应用领域,具体涉及N-(取代苄氧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天然产物是大自然化学实验室的产品,很早以前人们就已发现天然产物的多种用途,包括染料、药物和农药等。天然产物有些可以直接作为农药使用,有些可以作为模型或灵感来开发创制新农药。这类农药在天然产物模型的基础上在化学结构、生物活性、毒理学和环境特性等方面有很大的改进。天然产物种类繁多、活性多样、易于降解,以活性天然产物作为先导化合物可以更快、更经济的发现活性更优的农药活性成分,所以近年来以天然产物为出发点研究新型农药一直是国内外农药学家工作的重点。
天然产物种类繁多、活性多样、易于降解,以活性天然产物作为先导化合物可以更快、更经济的发现活性更优的农药活性成分,所以近年来以天然产物为出发点创制新型农药一直是国内外农药学家工作的重点。本发明以Serlyticin-A为先导结构,吲哚乙酸、吲哚丙酸或吲哚丁酸天然产物为原料,进行结构衍生,设计并合成了新颖N-(取代苄氧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吲哚衍生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N-(取代苄氧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所述的N-(取代苄氧基)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式(I)中,n为1-3的整数,R为C1-C3烷基、取代噻唑、苯基或取代苯基;所述的取代噻唑的取代基为卤素,取代苯基的取代基为C1-C5烷基、腈基或卤素。
所述的N-(取代苄氧基)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为2-氯噻唑、2,4-二氯苯基、3-氟苯基、4-氟苯基、苯基、4-溴苯基、3,4-二氯苯基、2-氟苯基、4-叔丁基苯基、3-腈基苯基、4-腈基苯基、2-甲基苯基、2-氯苯基、甲基或乙基。
所述的N-(取代苄氧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甲醇或乙醇为溶剂,在添加钠的作用下,将式(1)所示的邻苯二甲酸酐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式(2)所示的化合物2;
2)以DMF为溶剂,在添加氢氧化钠的作用下,将步骤1)中制得的化合物2与化合物3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化合物4;
3)以甲醇或乙醇为溶剂,将步骤2)中制得的化合物4在水合肼的作用下发生肼解反应,制得化合物5;
4)最后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将步骤3)中制得的化合物5与化合物6在缩合剂DCC和催化剂DMAP的作用下反应,得到如(I)所示的N-(取代苄氧基)酰胺类化合物;
其反应过程如下:
式(3)~(5)中的取代基R与式(I)中相同,式(3)中X为卤素。
所述的N-(取代苄氧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30-50℃,反应时间为20-40min,钠与盐酸羟胺的摩尔比为1:0.9~1.2,邻苯二甲酸酐与盐酸羟胺的投料摩尔比为1: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69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