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毫米波PCB天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9522.6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7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顾爱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尔思(苏州)无线通讯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5/20 | 分类号: | H01Q5/20;H01Q5/50;H01Q5/10;H01Q1/38;H01Q1/48;H01Q1/00;H01Q1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毫米波 pcb 天线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毫米波PCB天线结构,包括介质块,所述介质块的上表面安装有四个第一层辐射体,介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离金属体,介质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天线接地金属体,介质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馈电接触点,第一层辐射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层辐射体,第二层辐射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三层辐射体体,介质块的上表面设置有馈电柱,介质块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馈电孔。该毫米波PCB天线结构,过孔耦合连接第三层辐射体和直接连接第二层辐射体,第一层辐射体和第二层辐射体耦合,能够增加天线的高频带宽,并且该天线结构的制作工艺简单,能够实现毫米波段的双频结构,具有双极化辐射特性增益,实用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毫米波PCB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5G即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一种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随着5G越来越普及,特别是FR2毫米波段的应用越来越多, 使得相应的5G毫米天线需求也越来越多。
对于5G 小型通讯设备中,要求天线的尺寸也要足够小,并且天线的辐射性能好,并且要求制作工艺简单,而现有的天线制作难度较高,难以实现毫米波双段双频结构及双极化辐射特性,使用时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毫米波PCB天线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毫米波PCB天线结构,包括介质块,所述介质块的上表面安装有四个第一层辐射体,介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离金属体,介质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天线接地金属体,介质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馈电接触点,第一层辐射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层辐射体,第二层辐射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三层辐射体,介质块的上表面设置有馈电柱,介质块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馈电孔,介质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反射地层,反射地层的下表面开设有四个过孔。
优选的,所述馈电接触点与馈电系统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馈电孔将第二层辐射体与馈电接触点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层辐射体与第二层辐射体相耦合,且与馈电孔通过一定间隙相耦合,第二层辐射体与馈电孔相耦合。
优选的,所述馈电柱将隔离金属体与天线接地金属体耦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天线接地金属体通过过孔与反射地层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毫米波PCB天线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毫米波PCB天线结构,过孔耦合连接第三层辐射体和直接连接第二层辐射体,第一层辐射体和第二层辐射体耦合,能够增加天线的高频带宽,并且该天线结构的制作工艺简单,能够实现毫米波段的双频结构,具有双极化辐射特性增益,实用性较高。
2.该毫米波PCB天线结构,天线接地金属体是地点与系统地的接触点,通过四个过孔与反射地层连接,能够使天线尽可能和系统接触良好,进而能够使天线的性能达到最优,使用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层天线辐射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层天线辐射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反射地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馈点与地点与系统接触点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天线端口的回波损耗图;
图9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天线端口的效率图;
图10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天线端口的增益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尔思(苏州)无线通讯产品有限公司,未经普尔思(苏州)无线通讯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95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