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公共信用信息公示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20102.X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9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沣;王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荣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10/06;G06F16/906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王艳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公共 信用 信息 公示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区块链的公共信用信息公示管理系统,涉及信用信息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在信用公示和分享过程中,无法保证信用数据的安全性,且无法针对信用数据对应的特定主体进行追踪监控,导致信用数据可信度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不仅对特定主体当前信用数据进行公示,还会对处于限制措施下的特定对象进行追踪,并公示主体追踪数据以及分析结果,能够提高公共信用数据公示的可信度;本发明在区块链平台中基于区块链节点建立区块链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公示共享模块,同时对数据关联终端进行合规性核验,根据核验结果建立安全传输通道,保障了公共信用数据以及相关数据分析结果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用信息处理领域,涉及基于区块链的公共信用信息公示管理技术,具体是基于区块链的公共信用信息公示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公共信用本质上是由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特定主体(企业、民间组织、有影响力的个人等)以履行不完全契约或者隐形契约方式而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公共信用信息包括企业信用信息和个人信用信息,对公共信用信息进行及时公示是构建全方位社会信用体系必不可少的一环。
现有技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特定主体的信用数据,并将信用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中,用户通过发出查询请求获取对应特定主体的信用数据,以达到信用数据共享和公示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在信用公示和分享过程中,无法保证信用数据的安全性,且无法针对信用数据对应的特定主体进行追踪监控,导致信用数据可信度降低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能够保证公共信用信息可信度的公示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公共信用信息公示管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在信用公示和分享过程中,无法保证信用数据的安全性,且无法针对信用数据对应的特定主体进行追踪监控,导致信用数据可信度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在保护信用数据安全的同时,还对信用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监控追踪,以达到警示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基于区块链的公共信用信息公示管理系统,包括区块链平台,所述区块链平台包括:
区块链模块:用于核验数据关联终端的合规性,并根据核验结果建立安全传输通道;其中,数据关联终端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以及相连接的数据采集终端、公示共享模块以及相连接的公示共享组件;
还用于分析存储公共信用数据和主体追踪数据;
数据采集模块:与若干数据采集终端通信和/或电气连接;用于采集公共信用数据和主体追踪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之后通过安全传输通道传输至区块链模块;
公示共享模块:与若干公示共享组件通信和/或电气连接;根据共享请求从区块链模块获取公共信用数据和/或主体追踪数据,并进行定期公示;其中,所述共享请求通过公示共享组件或者公示共享模块生成。
优选的,所述区块链模块用于验证数据关联终端的合规性,包括:
将采集的终端核验数据发送至区块链模块;其中,终端核验数据包括终端ID、型号和关联单位;
通过区块链管理员和/或检测程序对终端核验数据进行核验;核验通过之后则判定对应数据关联终端合规。
优选的,建立所述区块链模块和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之间的安全传输通道,包括:
按照公共信用数据或主体追踪数据的数据属性或数据区域进行分类;
将同一属性或者同一区域的数据发送至关联的数据采集模块或者公示共享模块;
建立数据采集模块或者公示共享模块和区块链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并标记为安全传输通道;其中,安全传输通道通过区块链平台中的区块链节点建立。
优选的,所述区块链模块对公共信用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公共信用评分;
根据公共信用评分为对应的特定主体设置主体信用标签;
根据主体信用标签获取主体追踪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荣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荣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01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