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基功能化的柱五芳烃固定相的制备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20253.5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6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强;黄秋晨;孙涛;陈若男;章围;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17/54 | 分类号: | C07C217/5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功能 芳烃 固定 制备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色谱分析领域,具体涉及氨基功能化的柱五芳烃固定相、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及其制备与应用。以1,4‑对苯二酚为原料,经醚化、环合、胺化、肼解五步化学反应得到氨基功能化的柱五芳烃衍生物。通过在柱芳烃单体的下沿引入长链官能团,进而在环合后得到具有较高分子识别能力的主体分子。柱芳烃集中了前四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的优势,同时通过引入长烷基链与氨基改善柱芳烃的成膜性能、提高柱芳烃的热稳定性。发明制备的P5A‑C10‑2NHsubgt;2/subgt;作为气相色谱的固定相在分离甲基萘异构体、二甲苯酚异构体、苯甲醛异构体、卤代苯异构体等化合物方面体现了良好的分离性能,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色谱分析领域,具体涉及氨基功能化的柱五芳烃固定相、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及其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色谱法自20世纪初发明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成为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色谱分析法因其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检测性能高、灵敏度好、选择性好特点,成为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已广泛应用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法庭科学以及航天科学等领域。气相色谱法是对复杂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最佳手段之一,它的出现使色谱技术从最初的定性分离分析技术发展为具有定量分离分析的测定手段,极大的促进了色谱技术和理论的发展。而毛细管气相色谱的出现又是气相色谱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与传统的填充柱相比在分离效率和分析速度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
色谱分离的好坏与色谱的很多操作条件有关,如:固定相的选择;载气线速度;流动相的种类;柱温以及进样口、检测器的温度等。其中固定相的选择是提高色谱柱分离性能的关键因素,它决定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柱能否满足高柱效、高稳定性、低活性、高精度的要求。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目前固定相及其色谱柱中存在的问题使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实际分析应用。尤其是在对一些理化性质相似的结构/位置异构体的分离、高沸点样品以及一些复杂样品中各类组分的分离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生不断研究和发展新型的气相色谱固定相,致力于解决那些高沸点、复杂及不稳定样品的分离与分析问题。
超分子化合物其独特结构应用在色谱上作为固定相分离分析复杂的混合物体现了其特殊的分离能力,目前环糊精、冠醚以及杯芳烃这三类超分子化合物因其独特的三维结构,被用作毛细管固定相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柱芳烃用作色谱固定相却鲜有报道。柱芳烃因其独特的三维结构,具备多种优良的特点,其中包括:高度对称、刚性和富电荷的柱状结构;可自由调节的空腔大小且空腔上下缘具有电负性较强的氧原子;柱环具有一定诱导契合能力,可络合客体分子从而进行主客体识别;易功能化,可通过引入不同的官能团得到不同类型的主体化合物;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良好。此外,作为第五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柱芳烃具有了四种大环分子的不同优点,高度对称性的柱状结构与葫芦脲的南瓜型对称性结构类似;其苯环重复单元结构与杯芳烃类似;柱芳烃边缘的多个对称性结构与功能化的环糊精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因此他具备前四代超分子化合物不同的优点。目前柱芳烃已在分子传感器、单分子人工跨膜通道、温敏材料、分子识别等领域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
超分子化合物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均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通过功能化柱芳烃能够改善柱芳烃的成膜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等。目前已报道应用在气相色谱领域的超分子化合物有环糊精、冠醚以及杯芳烃,柱芳烃及其衍生物在气相色谱的应用鲜有报道,同时目前尚无氨基功能化的柱五芳烃(P5A-C10-2NH2)用作气相色谱分离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点,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氨基功能化的柱五芳烃作为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并通过静态涂渍法制备得到毛细管气相色谱柱,提供上述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应用。
技术方案:
一种氨基功能化的柱五芳烃固定相,其特征在于:氨基功能化的柱五芳烃P5A-C10-2NH2固定相化学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02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7C 无环或碳环化合物
C07C217-00 连接在同一个碳架上的含氨基和醚化的羟基的化合物
C07C217-02 .醚化的羟基和氨基连接在同一个碳架的非环碳原子上
C07C217-52 .醚化的羟基或氨基连接在同一个碳架的除六元芳环以外的其他环的碳原子上
C07C217-54 .醚化的羟基连接在至少1个六元芳环的碳原子上和氨基连接在非环碳原子上或连接在除同一个碳架的六元芳环以外的其他环的碳原子上
C07C217-76 .带有连接在六元芳环碳原子上的氨基和连接在非环碳原子或同一碳架的除六元芳环以外的其他环碳原子上的醚化羟基
C07C217-78 .带有连接在同一碳架的六元芳环的碳原子上的氨基和醚化羟基